在動盪危急中依然蓬勃的韓國經濟、政治、社會


◎國家市場策略
如果要描述韓國現在的步調特徵,應該可以說是「在動盪危急之中依然蓬勃發展的國家」。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危機讓韓國面臨國家破產,在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勸導之下,僅在數年間就奇蹟的以V字狀態自谷底翻升。二○○○年之後經濟順利的持續成長。李明博政權的國民支持率超過30%,果敢的簽訂批准對美FTA(自由貿易協定)並且讓國會通過。

不同於日本的步調緩慢,韓國是用整個國民的力量,把國家的地位由底往上推。少數的菁英人士把普羅大眾當成踏腳石,或是踢掉敵手讓自己急速往上竄,我們可以說這種競爭社會的特徵,也正是讓韓國創造出一個動盪危急之中依然蓬勃的國家。

以經濟界來說,代表韓國的就是三星、LG、現代汽車、浦項鋼鐵等幾項代表性菁英企業。而領導各企業的李健熙、具本茂、鄭夢九、鄭俊陽就是韓國實業家的「代表」。在政治界裡,一路帶領政權的有總統李明博、金大中、金泳三等具有高知名度的人士。體育界、藝能界呈現的也不是為數眾多的人才,而是一小撮菁英,例如花式溜冰就只有金妍兒一枝獨秀;並不像日本一般除了淺田真央,還有安藤美姬、村上佳菜子。韓國自始至終都只有金妍兒一人。

韓國將希望放在少數菁英人士以及菁英企業。而日本則是努力靠大眾與眾多類似企業來提升整個國力。這兩個對照性的國家隔著對馬海峽彼此相望。

韓國政府也熟知自己國家的特徵,所以在國策上採取「徹底推出菁英」的戰法。並且命名為「國家市場的策略」。

在經濟方面,韓國出口占全國經濟的五四
%,遙遙領先日本的十一%、美國的七%。擴大世界市場出口貿易的情形,可以大大的左右一國的經濟動向。也正因為如此,韓國把出口政策當作國家策略的主軸,在二○○八年開始展開的「擴大出口總體戰」政策。

首先,韓國先將世界市場分成三類。一個是日本、美國、歐洲的「成熟市場」,第二個是中國、印度、東協(東南亞國家協會,
ASEAN)等「成長市場」,第三是中東、中南美、獨立國協(舊蘇聯聯邦十二個國家,CIS)等「潛在市場」。在針對各種市場進行不同的攻略方針同時,也傾全國之力對各市場展開出口策略。這就是政策的基本方針。

在這當中,「成長市場」、「潛在市場」的經濟策略在二○○○年代以後順利進行,依國家預定計畫不斷進展。三星、
LG等家電產品、行動電話,現代、起亞汽車都在短時間內,驅逐了先前占有市場的日本產品,並在短時間內擁有很高的市場占有率。

各界有識之士都把韓國成功的秘密歸為「推出比日本等先進國家產品品質略低的商品,再以便宜的價格在市場獲勝」這一點。這個論點在機械器具或原料產品上也許正確,但在半導體製品等其他產品上就不正確了。

因此,了解韓國的秘密非常重要。看看後起的韓國產品如何在短時間內提高知名度,和先驅的日本並駕齊驅,甚至凌駕於日本之上。

成功的秘密第一要點,就在於韓國徹底研究「成長市場」與「潛在市場」之後擬出的市場策略。例如在銷售冰箱上,日本公司的主要想法,認為冰箱屬於常用的產品,所以應該著重在冷凍這項功能,即使價格偏高,也要能夠研發、生產、販售堅固耐用的多功能產品。但韓國企業不這麼認為。


在「成長市場」與「潛在市場」裡,韓國先推出可以上鎖的冰箱。這是因為防止女傭私底下偷吃東西。接下來再考量要冰的物品。在韓國要儲存的是泡菜,在印度是咖哩塊,在俄國是蔬菜,在巴西是肉類,依照各國與區域來巧妙的變更內部構造設計,讓保存食物更方便。韓國公司並不重視日本公司看重的冷藏功能,只要能用便宜且功能齊全的零件組合冰箱就足夠了。這樣可以一次做到降低成本與拉開產品差異。冷氣與手機也是採用相同的策略。

韓國企業最得意的部分就是花腦筋去適應市場。這和韓國工業化歷史有很深的關聯。韓國從一九六○年代開始正式工業化,距離現在只不過半個世紀而已。當時韓國工業技術很低,韓國市場全都是外國產品。為了對抗這些先進國家的產品,賣出自家國貨,就必須做出一些因應市場的服務或是讓自家商品醒目,這種「努力因應市場」的傳統來自成長市場與潛在市場的市場攻略。

日本有許多「製造的菁英」,被人們稱為「師傅」。而韓國則有許多稍微花點「心思」的「菁英」。

第二,韓國投下大筆的宣傳費,展開任何日本企業都想不到的大規模宣傳戰。籌措宣傳資金的來源並不固定。有人說韓國是把國內銷售的獲利來做國際宣傳,但宣傳費的金額大到不是這樣調度就可以做到。無論怎麼說,韓國的財閥企業為了提高企業形象投注了超乎想像的巨額資金。

而且韓國對新興國家市場,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這些「成長市場金磚四國」(銷售效果大過具有既定商品印象的「成熟市場」)更是集中投入資金,擬出策略一舉擴大市場。因此三星和
LG在印度市場對於自家商品所投注的宣傳費用,連SONYPanasonic都無法相比。

但是在市場策略上,還必須提出一個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韓國國家市場策略,凌駕於各個企業市場策略之上。也就是說,韓國是以雙重策略(國家策略加上企業策略)來開拓市場。

那麼,什麼是國家市場策略?這可說是韓國的軟實力策略。美國政治學者約瑟夫‧奈伊(
Joseph Samuel Nye, Jr)的指出,韓國徹底的營造出「應該被愛、被尊敬的國家」的印象,如果韓國能被世界所愛,被世界所尊敬的話,那麼韓國所做出的商品也能被人尊敬。

而且韓國在進攻「成熟市場」時,又多加了一項強而有力的支援。首先,在國家策略上利用
FTA(自由貿易協定),規畫出低關稅的區域來協助韓國出口企業。韓國對美國、歐洲都締結FTA,不過目的都是為了協助韓國汽車、零件產業出口。對於已經十分具有國際競爭力,早已搶下日本市場的韓國半導體、電機、電子產業則不需要國家協助。眼前的目標是從日本汽車產業手中搶下歐洲市場。因此韓國為了讓汽車、零件產業可以在關稅上取得優勢而締結FTA

接下來為了降低物流成本,韓國政府在世界二十個地區設置共通物流中心。在「成熟市場」裡,政府全面協助造船、汽車、一般機械、資訊技術(
IT)等可以和先進國家產品一爭勝負的產業來擴張出口。以造船業來說,韓國政府為了填補外匯風險所造成的損失,以及解除人手不足的問題,於是設立招攬海外人力的支援中心,對汽車產業則設置鉅額的技術支援設備,由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開發新技術。

除此之外,韓國還利用所有機會來併吞其他競爭國家的市場。在二○○八年後日幣急速升值、二○一一年日本東北大地震時,都被韓國汽車及汽車零件業者視為打入先進國、尤其是日本市場的絕佳時機,因此韓國強化出口作戰方式。對於核電事故產生經營破綻的電力企業而言,韓國更是趁機大力拉攏具有特殊技術的核能相關技術人才。

韓國政府在協助出口上,也展現無微不至的行銷政策。在如此努力之下,韓國出口情形二○一一年比二○一○年增加了六成。對因日幣升值及歐美不景氣而貿易赤字的日本企業而言是一大對比。



◎活用韓流旋風

韓國從二○○○年金大中政權之後,開始巧妙使用文化藝能作為市場策略。這個政權始於一九九八年二月,當時正值亞洲金融危機。雖然
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經嚴正警告韓國,但韓國在政策領導下依然強力推行財閥統整,實施一業界一財閥的「龍頭政策(Big Deal)」,把國家的資源集中在菁英企業上,以國家做基礎培育世界企業。另外,在對外政策上,金大中在二○○○年四月拜訪北韓,首次做到南北韓元首直接會談,此舉讓全世界震驚。再者韓國也活用軟實力策略,大膽推廣國家文化。開始著手的就是「為了豐富韓國文化,必須開放日本文化」,所以除了暴力與色情,解禁日本唱片、CD、遊戲、廣播等項目。過往韓國「公演藝術振興協議會」和「刊物倫理委員會」會嚴格監視日本文化傳入,但政府廢止這些監視,改由文化人或藝術專家等人士設立民間機構,進行分級作業。

金大中政權為了創造出凌駕日本文化的高度韓國文化,讓韓國成為「高文化國家」,因此把每年國家預算的一
%撥為文化預算。相對於日本疲弱且毫無一貫性的文化政策,有不少日本相關人士對韓國優渥的文化預算感到驚愕。這些是金大中政權之後才開始的政策。這就是席捲日本電視到電影的「韓流」文化旋風,以及韓國文化向海外發展的原點。能登上日本紅白歌合戰的韓國藝人團體也是在這個政策下誕生的。

因此韓國藝人也是在金大中政權以後才開始活躍,發跡至今時間並不長久。現在韓國大型經紀公司有三個,「東方神起」、「
super junior」、「少女時代」所屬的SM經紀公司,「Wonder Girls」、「Rain」所屬的JYP經紀公司(Rain現在已經獨立)、「Big Bang」「2NE1」所屬的YG經紀公司,任何一個的公司年分都不到十年。

他們的目標不只是韓國國內市場,而是放眼到日本、美國、中國、東南亞等海外市場。韓國市場太狹小,必須振翅飛到國外。而他們的粉絲程度也高,沒有到處橫行的盜版,日本的音樂需求是韓國的二三十倍,韓國藝人在日本成功等於為韓國帶來鉅額的財富。所以他們拚命的讓自己精通日語,以成為日本巨星而努力。巨星不是自然生出來的,而是靠韓國這個國家,韓國的經紀公司所包裝出來。


◎在「海外雄飛」的韓國人們

移居海外的人越來越多,日本約有一百萬,韓國三百萬,中國五百萬,但中國有十三億人口,因此韓國海外居住者眾自不在話下。但相較於一億兩千萬人口的日本來說,韓國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五千萬人),但海外居住者卻是日本的三倍。這是為什麼?其實這個數值完全表現出韓國社會的特徵。

幾十年前,「海外雄飛」這句話在日本幾乎人人朗朗上口,但現在這個字幾乎已經絕跡。這是因為日本已經變成一個富饒的國家,不需要再去海外謀生活。但是韓國現在正是「海外雄飛」的最盛時期。

雖然國家正值富裕之際,但韓國人向海外拓展並沒有因此冷卻下來,原因就在於韓國人強烈的想要向上發展。一九六○年代以前,韓國人「海外雄飛」的最大理由是,為了追求自由和富裕的生活。當時韓國政治處於軍事獨裁政權,
GNP才二十億美元(一九六○年時),是個貧窮國家。如果想要追求自由和財富,就只能大膽出走海外。所以與其說是「海外雄飛」,不如說是「逃到」海外,還來得更貼近實情。

但是一九七○年以後隨著民主化進展,韓國比中國更早一步成為先進國,現在人均
GDP也已經快要接近日本,但「海外雄飛」的氣勢依然不減。海外移民沒有明顯減少,和韓國是個競爭社會有關,這個社會所選出的菁英,是把大多數人當踏腳石,踢掉別人往上爬。如果不想被人踩,就要踩著別人,但不一定是自己國家的人。


◎嚴苛猛烈的入學考試

造成韓國菁英的猛烈競爭,可說是源自於升學考試。能否成為菁英的最初門檻,就在自己出身的大學。我們有很多例子可以來說明這個事實。例如韓國前三大報《東亞日報》、《朝鮮日報》、《中央日報》的幹部,有六六‧七
%的人畢業自首爾大學、延世大學、高麗大學,除此之外的大學畢業者只有八‧三%而已。另外大型企業的CEO當中,就有五九‧七%的人從首爾大學、延世大學、高麗大學畢業。

簡單來說,畢業的大學可以決定你的人生。以日本企業經營者來說,校友最多的是日本大學,其次是慶應義塾大學、早稻田大學、明治大學、中央大學、法政大學。相當於韓國首爾大學的日本東京大學占第十六位,京都大學占第二三位。以日本來說,出身大學與社會地位之間,並不像韓國一般有強烈的關係。一九五○至一九六○年代前半日本也有激烈的升學競爭,當時流行「四上五落」這個詞,也就是說睡四小時的人可以考上,睡五小時的人就會落榜。這個在日本早已成為死語的單字,在韓國依然用得好好的。

在從前,韓國也像日本一樣有著菁英路線:自日比谷高中畢業後升往東京大學。在韓國也是京畿高中之後就升往首爾大學,但現在韓國和日本採取相同的學校群制度(譯註:為緩和升學競爭和調整學校間的程度落差而設,將全國畫分為數個「學區」,同一學區內的若干高中組成學校群,考生選擇某一學校群參加高中入學考試。之後錄取生依成績平均分配方式,分發到學校群中的各高中,考生沒有選擇學校的自由。因衍生出其他問題,日本已全面廢止),所以這種情形就消失了,但是有許多富裕且高學歷的雙親住在首爾新市區「江南地區」,提升當地高中程度,因此有越來越多父母希望遷入這個學區,讓孩子能從優秀的高中進入大學。國內入學困難,因此到海外一爭勝負的動作也越來越明顯。韓國人狂熱的學英文,積極的在國際社會當中生存,對韓國人來說,拿到「菁英車票」是必須的手段,也是成功的大前提這也是為什麼韓國英語教育盛行的理由之一。

在這種競爭結果下,韓國終於在瑞士國際經營開發研究會每年發表的「二○一一年國家競爭力相關報告」的教育類當中,如願的擠進前三十名。在調查的五九個國家當中頂尖的是丹麥,第二名愛爾蘭、第三名芬蘭,前十名就有七個歐洲國家。在這當中韓國第二十九名,在亞洲諸國當中次於新加坡(第十名)、台灣(第二十五名)、香港(第二十八名)。


◎憤怒使人民要求政治改革

但是,韓國在這種嚴苛的競爭社會底下,失敗者的憤怒爆發,因此要求政治改革。

二○一一年十月,韓國舉行首爾市長選舉,這個選舉可說是二○一二年底總統選舉的實質前哨戰。首爾這個大都市住了約韓國兩成人口(一千萬人),它的市政治動向,一直以來都可作為預測韓國的政治未來,這次也是保守派與革新派一對一的選舉戰。執政黨大國家黨(
Hannara Party)派出羅卿瑗女士,而對手在野黨則派出無黨籍律師朴元淳為候選人。

開票結果在野黨無黨籍的朴元淳獲得五三‧四
%的票數,執政黨的羅卿瑗獲得四六‧二%的票數,朴元淳以相差七‧二%、十二萬票的票數獲勝。兩者會分出勝敗,是因為執政黨的財閥企業優先政策造成韓國貧富差距,而執政黨並沒有解決,因此人民對執政黨有所批評。

首爾市民的選擇,可說是不滿現今大國家黨的經濟政策。由於在野黨控制了大部分菁英戰爭失敗者的憤怒,所以給他們自己帶來了勝利。

這場選舉是二○一二年底韓國總統選舉的前哨戰,給了保守派一個極大的不吉預兆。低匯率政策有助財閥企業的出口業務,並因此而擴大獲利,但相反的也造成通貨膨脹惡化,對百姓的生活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這個結果就表現在首爾市長的選舉上。


◎國會議員選舉動向

但是韓國的政治狀況並不是這麼簡單,在首爾市長選舉後,二○一二年四月第十九次國會議員選舉時,原本預估執政黨會敗選。但是開票結果執政黨新世界黨(前身為大國家黨)獲得過半數的一百五十二個席次,而在野黨民主統合黨一百二十七個席次,統合進步黨十三個席次、先進統一黨僅得五個席次。大大顛覆各家預測,在野黨並沒有順著首爾市長選舉的潮流獲勝,最後還是由執政黨掌權。

在上一次的選舉中,新世界黨在首爾、仁川、京畿道等首都圈幾乎獲得壓倒性的勝利,但這次反而陷入苦戰。但儘管如此,在江原道以及忠清南、北道卻擁有大多數的支持者,票倉之一的釜山、慶尚南道也獲得壓倒性的勝利,因此能夠獲得最終勝利。相比之下,民主統合黨以「政權審判論」為主要訴求,結合左派的統合進步黨,掌握了院內過半數的席次,形成「朝小野大」(在野黨占多數),在野黨想對政府、執政黨發動攻勢,在年底的總統選舉裡試圖「奪回政權」,在首爾、京畿道等首都圈非常活躍,但對第一大黨並沒有任何影響。

雖然勝選的理由很多,但最大的因素應該是執政黨的選舉政見,比之前在野黨所提的更被民眾接受。擴增就業、經濟民主化等都是在野黨提出的課題,但由執政黨提出後,獲得更多的選民支持。


再者,執政黨勝利的另一個理由,是最近北韓對韓國的強硬態度越來越明顯。南北韓目前處在短暫停戰狀態,但有時北韓對韓國的態度可以大大影響韓國政治。韓國在野黨還維持著親北韓路線。


◎為何韓國如此蓬勃發展

為什麼韓國會如此蓬勃發展?到底讓韓國如此活躍的原點在哪裡?本書的目的就在探討這個原點。


 


《可畏的敵手,韓國怎麼改變的?》
崛起的真相和危機

      
可畏的敵手,韓國怎麼改變的            
       

出版時間︰2013.09.10
作 者
小林英夫(Kobayashi‧Hideo)
          李光宰(Yi ,Gwang-jae)

定 價︰260


「二十年後,南韓人均所得將超越日本!」
甩開台灣、追趕日本,躍升為全球第9大貿易國……

1974
年才超越北韓、89年又破產的南韓如何創造出今日的榮景?
為什麼韓國急速起飛,日本走過失落的十年後迎來更失落的十年?

不可置信的奇蹟背後,為什麼盡是恐慌與怒吼?
本書揭開韓國自破產到稱霸國際的政經內幕和隱憂,
日韓學者聯手解密,從經濟、政治、文化等層面,認識你從不知道的大韓民族!



◎經濟急速起飛的內幕

場亞洲金融風暴摧毀了韓國,也因為這個空前危機,讓韓國脫胎換骨,重新站上國際舞台。

 

宣布破產後,韓國以「國家市場策略」和「世界級企業」雙管齊下,展開凌厲的「擴大出口總體戰」,一面將世界市場分為「成熟市場」(日本、美國、歐洲)、「成長市場」(中國、印度、東協等),及「潛在市場」(中東、中南美、獨立國協等)三類,擬定不同的擴張策略;一面用國家整體資源扶持的產業菁英,搶奪市場。在面對成熟市場時,就利用FTA(自由貿易協定)規畫出低關稅區域,協助出口企業取得優勢。同時於全世界二十個地區設置共通物流中心來降低運送成本。

 

為了與競爭者迅速拉開距離,讓產品滲透到世界各個角落,韓國政府採取軟實力策略,運用文化藝能來打造「韓流旋風」,巧妙的將品牌深植於人心。金大中執政時期,就撥出國家總預算的1%作為文化預算。此外,一九八七年盧泰愚發布決定性的「629宣言」,構建安定的政治體制,爲後來的蛻變之路奠下良好的基礎。

◎擁抱全球化之後帶來哪些危機
憑著不服輸的精神和全民的力量,韓國自谷底翻身。不可思議的高成長,引發全球紛紛關注「韓國模式」,但榮景之後卻是危機四伏:追求出口而犧牲了國內市場、獨大財閥導致的產業問題、飛速成長造成的貧富差距、FTA帶來的利益與衝擊、徹底精英主義與升學壓力的惡性循環、韓國政治與「地域主義」和「學歷主義」的糾結、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和自殺者……這些隱憂都將對韓國造成莫大的威脅。

◎日韓學者聯手大解密
在這場雪恥戰中,韓國令人又敬又恨。過去被日本殖民的韓國,從日本人身上偷學不少技術,後來透過研發在許多先進技術上超越日本。兩位日韓學者聯手探究韓國在危急中仍能活躍的原點,深入進行日韓比較,帶領我們穿透數字,從經濟、政治、社會等面向徹底認識韓國,從中借鏡,找到台灣的下一步。

◎本書特色及內容結構
唯一一本徹底探討韓國成功轉型及困境的書,
也是第一本從經濟、政治、文化多角度認識韓國的專著,
更是首次日韓學者聯手執筆並進行日韓比較的論述,
讓我們對這個國家的理解更宏觀更全面。

.《序章》探討全球化下的韓國動態,著重國家策略而高速成長的「韓國株式會社」和過往的「日本株式會社」有何不同


第一章《劇烈震盪的韓國經濟》介紹韓國重新出擊的戰略和戰術,推動經濟飛速成長的真相。

第二章《強烈動盪的韓國政治》從韓國總統制來看待戰後韓國政治變遷,同時討論1986年韓國畫期性實施「民主化宣言」對整個政治安定與韓國社會造成的影響。韓國政治界不同於日本(由政治家第二代壟斷),探討韓國政界關於「學歷主義」「地域主義」等內幕問題。

第三章《劇烈變化的韓國社會》批露韓國年輕人、勞工、農民、大學教授等在轉型過程中面臨的種種困境。

第四章《韓流製造技術的強處》探究日韓兩國製造技術能力的不同,韓國憑什麼擁有尖端的技術。

《終章》則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層面來進行日韓比較。

最後蒐錄20個關鍵圖表,從統計數字看韓國經濟。


各方推薦
李 明(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兼國際事務學院院長)
沈旭暉(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暨全球研究課程主任)
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黃心華(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
黃崇興前台大管理學院EMBA執行長)
張鐵志(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總主筆)
劉孟奇(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
謝錦芳(中國時報主任記者)


「近年來許多人只知道『中國崛起』,卻不知韓國也在崛起,而且韓國崛起的力道驚人,即使是日本人也強烈感受到壓力,日本企業遭威脅被打垮,是因為南韓企業的攻城掠地是快、狠、準,且絕不留情面。如今『日本第一』在許多場域已不得不讓位給南韓了。在南韓崛起的時刻,日本學者小林英夫與南韓作家李光宰所寫的《可畏的敵手,韓國怎麼改變的?》,就特別顯示了適切性和啟發性。------這是一本研究南韓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發展歷程,並探討韓國競爭力的起源及其所衍生問題的入門書。」
——李 明 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兼國際事務學院院長


「了解韓國政經真相的一本實用書」
——吳惠林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這本關於韓國經濟的著作和同類作品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它由日韓作者合著,開宗明義回應一個核心問題:何以日本經濟持續低迷,韓國經濟卻急速起飛?其實對廣大華文讀者而言,同一問題也適用於我們的地方:何以昔日香港軟實力遍布全球,現在卻遠不及韓流?何以台灣和韓國同屬亞洲四小龍、幾乎同步落實民主化,韓國經濟發展卻能克服政治爭鬥影響?比較政治學一直是我們忽略的重點,身處轉型中的社會,更需要從外邊的鏡子,照出自己的身影。」
——沈旭暉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暨全球研究課程主任


「二十年後,韓國人均所得將超越日本
?透過日韓學者的筆,讓我們更加了解,韓國如何軟硬兼施,逐步超越日本。」
——謝錦芳 中國時報記者

 

全書目次
推薦文韓國為什麼能?

前言
日韓全球化下的「光」和「影」

序章
在動盪危急中依然蓬勃的韓國經濟、政治、社會
國家市場策略/日本製造業的「落日墓碑」——爾必達/活用韓流旋風/在「海外群飛」的韓國人們/嚴苛猛烈的升學考試/憤怒使得人民要求政治改革/國會議員選舉動向/為何韓國會如此蓬勃發展

第一章
劇烈震盪的韓國經濟
躍動的韓國經濟現狀/韓國經濟發展的起源/活躍的財閥企業/活用「強而有力市場策略」的三星/巴西最有名的家電品牌LG/不斷搶奪日本市場的「現代汽車」/受日本援助而成長的浦項鋼鐵(POSCO)/中小企業的苦惱/中小企業的基礎實力/FTA的效用/不斷進行民營化/貧富差距擴大/民營後的公務員們/韓國財團領導者的腐敗

第二章
強烈動盪的韓國政治
決定性的「629宣言」/總統直選制的重要性/韓國政黨的變遷/韓國民主化運動史/落實政治規則/第二代議員為少數/具代表性的第二代議員/韓國政治與「地域主義」

第三章
猛烈變化的韓國社會——年輕人、勞工、農民、教授
1.教育第一線與年輕人
國小英語教育/大學少、大學生多/社會壓力下自殺者增加/年輕人的戀愛觀、結婚觀/韓國人移民海外開始減少
2.勞工的環境
企業間工資落差不斷擴大/工會的過去/現在的韓國工會組織/韓國工會的力量增加/因「春季勞工運動」而變強的現代汽車工會/三星集團旗下74家公司只有幾家有工會
3.農民們的苦難
農村人口減少/原物料自給率/農村和FTA/物價急速上揚/農村媳婦不足
4.在政壇活躍的大學教授們
大學教師至少需要取得博士資格/韓國教師的人事概況

第四章
韓國製造技術的強處
1.日韓尖端技術的比較
日韓鋰電池的生產比較/韓流生產技術完備/不遜日本的第一線能力/韓國企業的特徵「模組生產」/韓國果敢的投資策略/集結世界策略的導入技術能力/以在地化策略拓展市場的E-mart、現代、KIA
2.物流的優勢
以仁川機場為樞紐機場/連繫歐亞的超級樞紐港:釜山港/世界第四位使用人數的KTX
雖號稱網路王國,卻也是個「監視王國」

終章
日韓比較
彼此相互學習的兩國
政治:強而有力的政治領導型式/第二代議員/地域主義
經濟:國家戰略/製造技術/市場行銷力/貧富差距/黏土的腳

附錄
統計上的韓國經濟


<作者簡介>

小林英夫(Kobayashi‧Hideo)
一九四三年生,東京都立大學研究所社會科學研究科博士畢業。曾任駒澤大學教授,現任早稻田大學研究所亞洲太平洋研究科教授。二〇〇三年起接任早稻田大學日本汽車零件產業研究所所長。著書計有《開創「昭和」的男人》(商業社)、《甲午戰爭》(講談社現代新書)、《金磚四國的潛力》(筑摩新書)、《滿州的歷史》(講談社現代新書)、《諾門罕事件》(平凡社新書)、《亞洲汽車市場變化與日本企業課題》(社會評論社)、《重新審視日本近現代史》(新人物往來社)等等。

李光宰(Yi ,Gwang-jae)

生於首爾。自首爾大學轉至早稻田大學,早稻田大學研究所經濟研究科(理論)碩士畢業,目前為早稻田大學研究所經濟研究科(理論)博士課程學生。論文計有〈觀察日本氮氣於朝鮮擴張勢力的情形—運用競爭理論〉、〈朝鮮總督府之〔朝鮮農業〕‧〔朝鮮米〕政策—運用定量分析〉等,著書計有《朝鮮‧韓國工業化與電力事業》(拓植書房新社共著)等。


 譯者簡介
邱麗娟
一九七三年生,台北人。畢業於輔仁大學日文研究所。譯有、《絕對做得到的持續術》、《絕對不會輸的交涉術》、《熱門商品是這麼創造出來的!》、《創新第一課:模仿》等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cesfa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