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變得寂靜開始》物種多樣性的衰減如何導致文化貧乏

在非洲某處

非洲有一個傳說故事,描述尋找路途的人類與指引方向的動物。這則故事流傳於尚比亞的東加族、肯亞的波讓族、剛果的姆布蒂族、安哥拉的盧瓦勒族、南非的班圖族,以及故事中主角會出現的所有地方,描述的是一種聰敏的小型鳥類─黑喉嚮蜜鴷,牠具有和最危險或最令人擔心的幫凶一起共事的本領。這種鳥味覺相當敏銳,而且是珍饈美饌專家,喜愛蜂蠟。十六世紀時,非洲東部的葡萄牙傳教士觀察到小鳥如何入侵他們的教堂,以及如何急切地啃啄教堂裡的蠟燭。神父用棍棒驅趕這些不敬畏上帝的喧嘩者,把虐待蠟燭的小鳥們趕出聖殿,並且將所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以警示後人。對黑喉嚮蜜鴷來說,沒有任何其他東西像蜂蠟一樣好吃。


不能偷竊,那又該從何處取得蜂蠟?鳥類有天生厚實的皮膚,也許可以用鳥喙和爪子覓食,但是如果可以讓別人來做,為什麼要自己去啄蜂巢、被蜜蜂叮呢?再者,小鳥無法接近許多岩石深縫和窄小樹洞中的蜂巢。牠需要既強壯又尖銳的爪子和牙齒,以及有修長手指的同夥一起行竊。牠在鼬科猛獸的家族派系中,找到了其中一個夥伴。「開普敦地區的蜂蜜嗜食者」,又被稱為「蜜獾」,恰如其名,除了蜂蜜沒有其他東西是牠更渴望得到的。牠是製造麻煩榜上的第一名。


根據報導,當牠進攻蜂巢時,會先噴射肛腺的分泌物,味道臭到讓蜜蜂停止呼吸、失去攻擊能力。在蜜蜂從昏迷中甦醒之前,蜜獾有足夠的時間掠奪蜂巢,拖走蜂蠟巢室,狼吞虎嚥地享用裡面的蜂蜜。等臭味散開時,蜜獾早已享用完畢,消失在臭氣中。留在巢室的蜂蠟對蜜獾來說是廚餘,卻是黑喉嚮蜜鴷的饗宴。蜜獾能夠用臭彈使蜜蜂昏迷,找到大蜂蜂蜜,這對黑喉嚮蜜鴷來說非常重要,因此牠的任務是告知小偷偷竊的地點。內行的黑喉嚮蜜鴷幾乎還沒看見蜜獾,就開始嘶聲尖叫、拍翅指引蜜獾,並且飛在前頭引導蜜獾前往下一個蜂群。


然而,不只蜜獾有愛吃甜食的嘴。人類自古以來就喜歡吃甜食。除此之外,因為人類在非洲居住最久,和動物適應彼此的時間也最長。人類什麼時候是個威脅?什麼時候只不過是有點煩人?什麼時候也許有用處?數百萬年來,這些訊息都已經深植非洲動物的基因當中。早在我們遠祖的時代,人類就開始奪取非洲蜂群的寶藏,也沒忘記與在一旁發聲警惕的小鳥共同合作。如果蜜獾一直被關在籠子裡不能出來,這些積極的小鳥就會和這個屬於靈長類、極度渴望蜂蜜的共犯合作。自從第一個歐洲人在非洲沙漠進行研究,他們就聽到了許多有關人、動物和幽靈世界的故事。來自葡萄牙的神父將他們的經歷記載下來,歐洲編年史中因此出現了有關黑喉嚮蜜鴷的摘要。根據記載指出,牠發出尖叫聲,振翅作響,以吸引人類的注意力。對於牠們來說,看到人類等同於「午餐」的出現,或者至少有機會用尖叫聲讓人類「簽下合約」,甘願攬下竊取蜂巢的危險,留下蜂蠟作為小鳥的報酬。


尚比亞的東加族、肯亞的波讓族、剛果的姆布蒂族、安哥拉的盧瓦勒族,以及其他有人類、蜜蜂和喜歡蜜蜂的鳥類的地方流傳著這些故事。在非洲傳說、童話、歌謠中,黑喉嚮蜜鴷被訴說、被詠唱、被拿來跳舞。幾世紀以來,到非洲旅行的人都有個疑問,例如美國探險家歐莎.強森(
Osa Johnson)說:「以前我非常懷疑這個傳說,我確定這些年輕人一定又是在和開我玩笑。」直到有一隻灰色小鳥,一邊發出尖叫,一邊振翅作響,吸引別人的注意。


「小鳥不斷地飛翔、發出尖銳的叫聲,在樹枝上等我們追上牠,然後又再度起飛。我不帶期望地將整件事情記錄下來。突然,其中一個年輕人大叫說他發現了蜂蜜。接著,他就帶領著我們到一棵滿是野生蜂群的樹前。」一直有許多來自非洲的報告證實這種「嚮導鳥」的行為,「嚮導鳥」是瑞士記者漢斯.羅恩貝格在他的非洲遊記中所使用的名稱。此外,科學家也不懷疑黑喉嚮蜜鴷故事的真實性。「我自己也曾經被黑喉嚮蜜鴷帶路過很多次。」一名在非洲追蹤鳥類多年的鳥類學家向我如此保證。這種鳥類行為,以及人與動物之間的共生行為,在過去幾十年的科學研究中也不斷地被印證。例如五○年代加州鳥類學家赫曼.費里德曼(
Hermann Friedmann)在一篇專題論文中,為當時有關黑喉嚮蜜鴷的資訊做了總結。


還有一位名叫賀賽恩.亞當(
Hussein Adan)的鳥類學家,他近期的一份研究報告引起了更多的關注。一九八七年他在公牛淺灘之市攻讀博士,他來自非洲,屬於肯亞北部的波讓族,並且研究黑喉嚮蜜鴷。他的研究結果發表於《科學》雜誌,並且吸引了全球報刊注意這種來自非洲的鳥。《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的標題是〈鳥類帶人類找蜂蜜〉,《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報導:「帶領人類尋找蜂蜜的鳥類傳說,已經獲得證實。」





《從世界變得寂靜開始》物種多樣性的衰減如何導致文化貧乏

1031202_世界寂靜-立體(修白邊)W200                 
                  

出版時間︰2014.12.02
作者︰
馬歇爾.羅比森(Marcel Robischon)
定 價︰
320元

 

大自然是我們的導師 是一切的起源
我們是生命共同體
但或許未來有一天 我們不再能從自然中尋求解答

★德國生態、物種文學大作,令人聯想到經典《寂靜的春天》。
★德國亞馬遜書店四顆半星高度評價。
★文學、歷史、人類學、生態學、動物學、語言學、環境學……等的完美融合。作者旁徵博引,以充滿想像力而優美的詞句,帶我們從前所未有的全觀角度,探討物種多樣性的衰減在過去、現在、未來是如何影響著我們及整個世界。



◎如果物種、思維和想像變得越來越單一,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作者邀請讀者一同踏上充滿冒險、奇幻與發現的旅程。他開啟讀者的感官,帶領我們看見野生世界之美、聽見豐富細微的聲響。也告訴我們,為什麼生物多樣性如此重要。作者描述過去自然界物種和平共處的美好時光,同時也點出現今動物的棲息地受限,有些甚至早已絕種的危機。許多動物因人為的干預而絕跡,有些動物發揮高度的適應力,而得以在世界各地存活,甚至比以往來得更加壯大,但隨著基因被改變,牠們變得無法「獨立」生存。

種種現象不僅代表自然界多樣性的降低,隨著顏色、香氣和聲音的消失,人類數千年來所累積的智性及文化寶藏都將隨之衰減。大自然是我們的導師,是一切的起源,我們是生命共同體,但或許未來有一天,我們不再能從自然中尋求解答。

作者一方面以散文隨筆的方式,詳細描述他曾到過的、居住過的地方,這些地方多半只是「綠色山谷」、「公牛之丘」之類的名字,在本書結尾時作者也揭曉謎題,比方說「雨之國度」就是英國,第一章提到的「綠色山谷」在德國的黑森林等。另一方面,雖然書中穿插豐富的動物傳說和寓言,作者在提到生物史或地球變遷史時,解說卻仍極為詳實。提到的物種幾乎都以拉丁學名表示,舉例時對於當地的自然景觀、方言、人種等也有相當精確的著墨。

本書一開始便出現作者以語言學對比自然界的譬喻,而後提到壁畫與人類起源,在中後段時將自然界的資產和人類整體的文化資產相比,直指物種的多樣性與人類文明的繁茂有關。對現代化開發、濫墾及人類剝奪其他生物生存權的批評,時而猛烈、時而反諷、時而無奈,也成為貫穿本書的宗旨之一。


  作者簡介 


馬歇爾.羅比森(Marcel Robischon)
來自德國弗萊堡,旅行足跡遍布全球,曾於弗萊堡及牛津大學就讀森林學,並於劍橋大學取得生物學博士學位。
曾任職於弗勞恩佛荷大氣環境研究協會及德國國會科技評估辦公室,並於美國加州聯邦森林管理局從事分子生物學研究,且於弗萊堡大學森林及環境科學院擔任學術顧問。目前於弗萊堡教育大學自然科學中心擔任教授。


  目錄 

 

一、綠野山谷
森林紮根於過去,並指引未來的方向。它教導我們要小心、要有遠見、要考慮周全,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能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

二、逆著暴風向上
每個生物,不管是否已知,都保存了大量資訊、圖像和歷史。這些多樣性是我們知識世界的起源。

三、霧中的長毛象
一種動物在不知不覺中絕種,或者我們僅知道牠來自遠古時代,如同星星死亡所發出的光芒一樣,我們不只失去了一個名詞,也失去了認識牠們的機會。

四、烏龜之島
島嶼是世界的縮影,大自然透過加倍放大及提升解析度來描繪簡單的圖像。它們敘述著生命的奧秘。

五、在蒼翠的街道上
人為因素導致植物世界全球化—世界各地的草都長得一樣,於是冒險家便失去了遇見新品種的機會。

六、綠色的羽翼
全球性的蜜蜂實驗對各地的本土昆蟲和鳥類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也呈現出原生種和外來種之間岌岌可危的平衡。

七、被迫出海和遣返
動物被迫跨洲遷徙的故事,是一段黑暗且充滿寂靜死亡的歷史,剩下的僅只是被啃咬、摧毀過的單一景象

八、穿著細緻毛衣的世界公民
原鴿的美就像是灰色交響曲配上彩虹的顏色,隨著許多其他鴿種相繼滅亡,原鴿開始成為世界公民。

九、在航海和海鳥之間
跟隨大自然的徵兆,太平洋的水手不斷發現新島嶼,而如果沒有動物的指引,導航便不可能完成。

十、沙漠中的漫遊者
人類失去了指引方向的動物,也失去了牠們極強的方向感。被輾過的刺蝟或者蟾蜍是人類違反大自然交通規則的直接證據。

十一、生命邊界形式
人類語言的靈感來自大自然。隨著物種的消逝,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也隨之消失,我們的表達方式將變得更加貧乏。

十二、鐵道旁的鬼魅聲
加州曾經擁有豐富的生物及文化,現在卻完全地「全球化」了。新的「多樣性」取代了原先的獨特性。

十三、洪堡的軼事或瀑布上的懸崖
回憶失落的美好讓我們長時間抱持希望和期待,由此出發,我們嘗試回復失落的、被摧毀的一切,因為大自然總是能給我們帶來驚喜。


物種名稱與拉丁文學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cesfa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