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自我馴化

都市鳥兒非常善於解決問題。
二十世紀初的英格蘭,
大山雀與藍山雀因為學會如何偷吃
牛奶瓶中的乳油而聞名。


一面碎裂的混凝土牆、一道斜坡,以及一片廣闊的柏油路面,外形一模一樣的銀灰色轎車在路面上緩慢環行,穿梭於交通錐之間。這樣的地方看起來沒什麼了不起,但對都市生物學家而言,日本仙台的花壇駕訓班可謂聖地。兩位生物系學生千葉實(Minoru Chiba)與武田谷和原(Yawara Takeda)、生物學家努妮琪(Iva Njunjić)和我,一行四人已經在碎牆上坐了幾個小時,希望可以觀察到這裡賴以聞名的畫面。

一九七五年,當地的小嘴烏鴉(Carrion Crow,Corvus corone)就是在這裡發現把車輛當作胡桃鉗使用的方法。小嘴烏鴉特別愛吃在仙台市大量生長的日本胡桃(Japanese Walnut,Juglans ailantifolia)。這種小巧可愛的胡桃(比一般市售的胡桃小一點,內部剖面呈現漂亮的心形)外殼過於堅硬,小嘴烏鴉無法用鳥喙啄開日本胡桃的外殼,所以長久以來,牠們都是叼著胡桃果實飛上天,讓果實從空中落下,砸在石頭上,藉此弄開堅硬的果實外殼。在仙台市各處,都可以發現停車場裡散布著大量空空如也的胡桃殼:小嘴烏鴉要不是在飛行途中鬆口讓胡桃果實落在地上,要不就是啣著胡桃果實飛上鄰近建築物的頂端,把果實扔出建築物的邊緣之外,讓它們砸在下方的柏油路面。

然而,這樣飛上飛下實在很累,而且有時還得反覆多次才能砸開胡桃殼。因此,在某個時間點,小嘴烏鴉想出更好的方法。牠們把胡桃扔在緩行車輛的車輪之間,待車行經過後,再撿取可食用的部分。小嘴烏鴉這樣的行為始於花壇駕訓班,這裡有許多行進緩慢的車輛,其他小嘴烏鴉紛紛仿效,這樣的現象開始擴散至市內其他常有緩慢移動的巨大胡桃鉗出沒之處,如鄰近道路急彎和十字路口的地方。在這些地方,小嘴烏鴉不會從高處扔下胡桃,而是停駐在路旁,再用更精準的方式把胡桃放在路面上。自此之後,這樣的風潮也出現在日本其他城市。

仙台市東北大學動物學家仁平義明(Yoshiaki Nihei)針對這樣的行為展開詳盡研究。他觀察小嘴烏鴉如何在紅綠燈附近等待,紅燈亮起之後,牠們便走到車輛前面,放好胡桃,接著蹦蹦跳跳回人行道鑲邊石,等待燈號變換。車輛經過之後,牠們再次回到柏油路面上擷取收穫。仁平義明的研究揭露小嘴烏鴉使用「工具」的手段。舉例來說,如果胡桃和車輪之間的距離太長,以致於車輪無法壓碎胡桃,小嘴烏鴉有時會將胡桃移動個幾公分。有一次,他甚至看到小嘴烏鴉走向行進中的車輛,迫使駕駛踩下煞車,接著牠迅速把胡桃果實扔在車輪前。

這些令人著迷的觀察結果,卻被淹沒在冷門艱澀的日本科學論文中,直到一九九七年,BBC為了拍攝英國生物學家暨節目主持人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的《野鳥世界》(The  Life of Birds)系列影片,來到仙台拍攝小嘴烏鴉,才為人所知。艾登堡爵士的嗓音讓這些小嘴烏鴉立刻成為眾人注目的焦點:「牠們就停在行人穿越道上……等待交通號誌燈讓車輛停下。接著,在安全無虞的狀況下蒐集壓碎的胡桃!」

於是,意識到自己和這些著名的都市烏鴉身處在同一座城市裡,我們四個開心的傢伙決定今天親自觀察小嘴烏鴉。千葉和武田告訴我們,小嘴烏鴉的伎倆在城裡可謂眾所皆知。事實上,把堅果扔給小嘴烏鴉,然後看著牠們表演,是一項廣受歡迎的消遣娛樂。因此,我們決定帶著一包荷蘭的胡桃試試運氣。然而,小嘴烏鴉並不配合。整個早上,我們耗在有紅綠燈的十字路口,傻坐在帆布折疊椅上,接受無數路人投以驚訝的注目禮,卻始終一無所獲。現在,我們來到大名鼎鼎的事件中心花壇駕訓班。天氣越來越熱,我們又渴又累,目光呆滯地盯著我們撒在駕訓班場內路面各處的成堆胡桃。駕訓班學生小心翼翼地避開胡桃,飛掠而過的小嘴烏鴉甚至根本沒有往下看。都市田野調查就是這麼回事。

千葉和武田終於承認,這個季節或許還太早。胡桃尚未成熟,雛鳥才剛長出飛羽,成群的小嘴烏鴉正在劫掠城市裡的其他食物,例如隨處皆是的成熟桑葚。我嘆了口氣,又盯著胡桃瞧了一會兒。接著,我聽到身後傳來東西碎裂的聲響。轉過身後,我看見努妮琪嗑起我們剩下的胡桃。她用帶有挑釁意味的眼神看著我說:「怎樣?反正牠們又不會來!」

小嘴烏鴉的分布範圍並非只限於日本,西歐地區也有牠們的蹤影。西歐和日本一樣,有許多車輛、行人穿越道和胡桃。然而,不知怎的,歐洲的小嘴烏鴉從未像牠們的日本同伴一樣,習得利用人類交通工具替自己打開胡桃,可稱之為魯布.戈德堡(Rube Goldberg)式伎倆*。但這並不表示歐洲人的行為不會受到鳥類操縱,近一個世紀以來,山雀—黃、黑、藍三色構成美麗羽色的歐亞藍山雀(Eurasian Blue Tit,Cyanistes caeruleus)和羽衣呈橄欖綠的大山雀(Great Tit,Parus major)—已經用著名又惱人的開牛奶瓶技巧證實這一點。

山雀無法消化牛奶;事實上,所有的鳥類都無法消化牛奶。鳥類和哺乳動物不一樣,牠們體內缺乏分解乳糖所需的酵素。然而,以前的牛奶並未經過均質化處理,漂浮在牛奶最上層的乳油,乳糖含量其實很低。在冬季,對於飢腸轆轆的鳥兒來說,倒不如用這麼一點漂浮在牛奶瓶瓶頸附近、油脂豐富的乳油來補充脂肪攝取。而這恰恰就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出沒在英格蘭和歐洲其他地區的山雀一直在做的事。當時,早晨挨家挨戶送牛奶的送貨員仍習慣把裝著牛奶但沒有封蓋的牛奶瓶放在客戶家的門階上。在客戶打開門將牛奶安全收進家裡之前,山雀已俯衝而下,駐足在牛奶瓶瓶頸處,把鳥喙浸入乳油之中,享受一英寸高、令牠們垂涎欲滴的美食。

可惜的是,接踵而來的人鳥牛奶爭奪大戰中,最初的真實戰況已經遺落在時間的迷霧裡。當時的畫面大概是這樣的:一看到牛奶送貨員的貨車出現,人類得盡可能率先衝到前門,不讓山雀有任何偷嚐乳油的機會;山雀也不甘示弱,到了牛奶送貨時段,牠們會在人們住家門階附近徘徊,仍然想要搶得先機。無論如何,到了二十世紀初的某個時刻,牛奶供應商開始用塗蠟紙板封住牛奶瓶口。但這麼做僅短暫收到效果,因為到了一九二一年,南安普敦的山雀開始撬開塗蠟紙板,或者一層一層撕開紙板,直至紙板薄到足以被山雀鳥喙刺穿的程度。後來人類把紙板蓋換成鋁蓋也撐不了太久:一九三○年,生活於英格蘭各地十座不同城鎮的山雀,已經學會如何打開金屬製的牛奶瓶瓶蓋。面對金屬瓶蓋,牠們會先在蓋子上啄出一個洞,接著扯掉瓶蓋下方的箔片。山雀也可能直接拉起整個瓶蓋,用爪子抓著瓶蓋飛往一處隱密的地方,然後好好啄食沾附在瓶蓋內面的乳油。於是,在山雀最喜歡的樹木底下,乾淨溜溜的廢棄牛奶瓶蓋逐漸堆成一座醒目的垃圾堆。然而,有時候,貪婪成了山雀的致命傷。專研山雀行為的鳥類學家辛德(Robert Hinde)和詹姆斯.費雪(James Fisher)表示,藍山雀曾不只一次被人發現,「以倒栽蔥的姿勢溺斃在牛奶瓶中,可能是因為牠們想要品嚐更深處的牛奶,導致身體失去平衡。」

 






《達爾文進城來了》新物種誕生!都市叢林如何驅動演化?

1090702 達爾文進城來了-立體300.jpg

出版時間︰2020.07.02
作者︰曼諾‧許特惠森(Menno Schilthuizen)
作者︰陸維濃(翻譯), 林大利(審定)
定 價︰499

 

――――當達爾文演化論深入現代都市叢林,生物在高樓林立的人口密集區如何展現驚人的演化?――――
 
達爾文認為,演化是緩慢運作的過程,在人類短暫的一生中不可能觀察到。
但事實上,就這麼一次,他錯了。
透過不一樣的角度看待你所居住的城市,直擊自然界的天擇如何在人類的力量下逐步扭轉!
 

★從六本木之丘、福岡、新加坡、曼哈頓到柏林,盡覽生物展現的演化大驚奇
★仙台的烏鴉已經學會利用往來的車輛壓碎堅果,英國的山雀會打開牛奶瓶蓋
★新加坡外來的福壽螺在原生的牽牛花上產卵,外地的物種在大城市裡異業結合
★波多黎各的蜥蜴演化出更厲害的腳掌,可以攀附平滑的混凝土牆
★生活在歐洲都會區的烏鶇以更高的音調鳴唱,以免聲音淹沒在喧囂的交通之中
★北美底鱂對多氯聯苯有了抵抗力,公園裡的鴿子演化成對重金屬具解毒力


 
▍審定‧專文導讀
林大利 ∣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澳洲昆士蘭大學生物科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各界讚譽推薦
丁宗蘇 ∣ 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
王道還 ∣ 生物人類學者
李文雄 ∣ 演化生物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李家維 ∣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科學人》雜誌總編輯
何華仁 ∣ 鳥人、木刻版畫家
林仲平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邵廣昭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榮譽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高文媛 ∣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
袁孝維 ∣ 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
徐堉峰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張東君 ∣ 科普作家
黃一峯 ∣ 金鼎獎科普作家、自然教育工作者
黃仕傑 ∣ 外景節目主持人、科普書籍作者
黃貞祥 ∣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泛科學專欄作者
顏聖紘 ∣ 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人類正朝向全球有四分之三人口居住在城市的未來邁進,真正的自然環境和生物該何去何從?
現代社會有越來越多都市生態學家,身為其中一員,本書作者研究人造環境如何提升、改變周遭動植物的演化速度。在本書中,他帶領我們周遊世界,近距離觀察自然界,看看天擇的靈活多元和快速應變多麼令人驚訝。
 
生物在為人類打造的環境中,以前所未見的速度發展適應力及演化力。與我們比鄰而居的野生動植物必須想辦法適應一連串的挑戰:應付「都市熱島效應」;在建築物那高聳、多岩石組成的類洞穴結構,或有如零星綠洲一般的都市公園中生存,但煙霧、自由放養的貓狗等因素,使得野生動植物置身險境;面對不絕於耳的交通噪音、如霧瀰漫的細微塵粒,以及任何動物都無法飛越或挖掘的通行屏障;依賴主要由人類衍生的食物構成的食源。
 
地球上的生命史正走向新的篇章,許多原有的生物雖然不幸消逝,但有一系列全新且令人興奮的生命形態正準備誕生。
 
本書收錄許多令人矚目的實例,描述人類和生物和諧共存的獨特現象,開啟耳目一新的都市演化願景,並揭露了演化速度之快遠超過達爾文所能想像,同時讓我們燃起了一絲希望:人口過多不見得造成大自然一起陪葬。
 
▍對本書的讚譽
傳統以來,生態學家將受人類大幅影響的環境視為不正常的生態系,那是種特例,也是種病態。但是人類影響力快速增大,純淨的大自然愈來愈遙遠,生物學家必須要正視人類生物圈。本書以輕鬆、易懂的方式,介紹多個我們孰悉又陌生的案例,清楚正確地說明人類生態系如何改變生物的演化軌跡,並讓讀者領會演化生物學的真髓理念。強烈推薦大家展讀這本書――如果人類仍持續主宰地球,這就是地球生物圈的未來。
――丁宗蘇 ∣ 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
 
全球人口直逼七十八億,超過一半生活在都市裡。寄生在一具人體內外的微生物細胞合計三十九兆,加上寵物,以及早已習慣在人境謀生,或被迫在人境謀生的生物,一起組成了一個奇異的生態系統——史無前例——其中的生物都得重新適應。以人來說,我們打造了這個系統,但是我們的身體卻是在極端不同的環境中演化出來的,許多人因而得了富貴病:身體的舊機制與新生活「不匹配」而導致的健康問題,例如三高疾病。人猶如此,其他生物呢?本書是一部「都市自然史」,描繪淪落滾滾紅塵的眾「生」相。水泥叢林為其他生物創造的演化機會與方向,會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自不待言。這些觀察與研究很重要,因為「自然」已經回不去了。人為萬物之靈,意思是:我們不必改變基因組,就能改變自己的命運。知識就是力量。
――王道還 ∣ 生物人類學者
 
這本書對所謂的城市生物多樣性,包括它的成因、演化機制,以及這些「喜人生物」和人類間的關係作了很生動有趣的介紹。讓讀者們認識到這些能快速演化和適應生活於都市叢林角落裡的生物種類還真不少,打破了過去大家認為達爾文的演化論必須要漫長的時間才會發生的刻板印象。此外,作者也強調人類城市有如蟻窩般的「人窩」,也可算是大自然的生態工程師,但卻霸佔了地球,造成了地球的第六次大滅絕。難怪威爾森博士在他《半個地球》的新書中呼籲要留下地球半數的陸地和海洋作為野生物的庇護所,否則地球大滅絕將會無法遏止。
――邵廣昭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榮譽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隨著人類科技文明前進,大自然遭受的改變與破壞速度不斷地加快,往昔的原野在很短的時間裡被水泥森林和人造綠地取代。許多原來生活在這些地方的物種隨著棲地的消失而逝去,但卻也有些物種適應了改變,住進我們的生活圈。《達爾文進城來了》一書詳細地介紹了這種現象,指出這種「演化」快速得可能連演化論之父達爾文都難以想像,本書讀者不妨看看我們的周遭是否也存在這些決定和我們共存共榮的嬌客,相信會有很多驚奇的發現。
――徐堉峰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剛剛參與完落巢的鳳頭蒼鷹雛鳥救援行動,正好收到這本書的推薦邀約。我是住在台北市中心的一個城市自然觀察者,一直關注著生活周遭的自然生態,最近感受到都市裡蓬勃的生態現象,也都正好一一呼應了書中作者想闡述的主軸:動物們適應都會生活的程度讓你無法想像!可不是嗎,我們常以為大自然都藏在荒山野嶺裡,其實不然,只要你平時在家附近稍加留意,你會看見各種鳥類、蛙類、動物和昆蟲都和我們一起生活在同一個生活圈裡。推薦你讀這本書,開啟你的感官,你將能見到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動物世界。
――黃一峯 ∣ 金鼎獎科普作家、自然教育工作者
 
收到書稿的同時,我也正在進行新節目的外景錄製,不管臺灣的任何角落,乃至於世界各地的雨林,每天都有不同的事在發生,但你我不見得知道。閱讀書稿發現,每次自己都會邊看邊點頭,原因是內容不停地提醒我們,你沒看到的角落,還是不停的改變中。許多生物快速適應瞬息萬變的棲地環境,書中列舉的實例,讓你不得不停下來思考,人類跟生物的關係,應何去何從,人類該如何面對。相信您看完本書,對所有的事會有新的理解。
――黃仕傑 ∣ 外景節目主持人、科普書籍作者
 
城市化進程是現代文明發展的重要一環,是不是讓我們困在生物多樣性的荒漠當中呢?《達爾文進城來了》為我們揭示了,和人類一樣,許多生物在城市中也能自得其樂。原來,有不少生物在我們不知不覺間,快速地演化出五花八門的奇門妙技,悄悄地更加適應了都市的環境,甚至還更變本加厲地如魚得水。書中一個又一個精采的故事,讓你穿梭在城市街區時,會想要一探它們的蹤影!
――黃貞祥 ∣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泛科學專欄作者
 
本書含括文筆絕佳、極具可讀性的出色範例,廣泛深度描繪「適應的可塑性」這個概念……讀來引人入勝,確實令人眼界大開。
――迪克森‧戴波米耶博士(Dr. Dickson Despommier) ∣ 《垂直農場》(The Vertical Farm)作者
 
在本書中,都會只是又一個荒野,在那裡,演化不受阻擋地不斷更新形式以適應城市景觀,從趾部到微生物,闡述迷人的新行為型態。
――理查‧格蘭傑博士(Dr. Richard Granger) ∣ 達特茅斯學院大腦工程實驗室(Brain Engineering Lab at Dartmouth College)主任
 
天擇正在我們周遭發生,如本書的說明,天擇的持續發生正是因為我們。一本栩栩如生又精采絕倫的著作。
――伊麗莎白‧寇伯特(Elizabeth Kolbert) ∣ 《第六次大滅絕》(The Sixth Extinction)作者、普立茲獎得主
 
在本書中,探究了動植物如何迅速演化,以適應都會生態棲位中的機會和危急時刻。讀來有趣、睿智且資訊豐富。
――羅伯‧薩波斯基(Robert M. Sapolsky) ∣ 《行為》(Behave)作者
 
充滿令人著迷的事實資訊,文筆生動愉悅,將吸引自然愛好者和科普迷。
――卡爾‧海斯(Carl Hays) ∣ 《書單》雜誌(Booklist)
 
在這部令人愉悅的敘事中……一位專家輕鬆自如地探究了都市自然史。
――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星級書評
 
作者縝密謹慎地區別出真正的演化改變與個體間學習行為者之間的不同,並在全書中介紹了重要的演化原則,精采出色。
 ――《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星級書評
 
一部迷人的重要著作……傳達令人震懾的訊息。
―― 布萊恩‧阿普萊亞(Bryan Appleyard) ∣ 英國《周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
 


  作者簡介  

曼諾‧許特惠森Menno Schilthuizen
荷蘭演化生物學家暨生態學家,萊登自然生物多樣性中心終身職研究科學家,在萊登大學教授特徵演化和生物多樣性。
發表多篇與演化、生態相關的文章,著有三本廣受歡迎的科普著作。


 

  譯者簡介  

陸維濃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系博士。目前為專職譯者,熱愛大自然,以傳遞科普新知為志業。近期譯作包括:《人類這個不良品》(天下文化出版)、《預見未來的人》(貓頭鷹出版)、《毒生物圖鑑》、《下一個物種》(臉譜出版)等。
譯文賜教:weinunglu@gmail.com

 

  審定簡介  
林大利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澳洲昆士蘭大學生物科學系博士班研究生。由於家裡經營漫畫店,我從小學就在漫畫堆中長大。高中之前,不知道窗外有一種小鳥叫做「珠頸斑鳩」;大學之前,不曾好好閱讀萬字以上的科普書。看小鳥到現在,不知不覺就快要20年了,鳥類早已成為我生活的許多部份。出門總是帶著書、會對著地圖發呆、算清楚自己看過幾種小鳥。是個龜毛的讀者,認為龜毛是探索世界的美德。

 
  目錄  
〈導讀〉來一場都市叢林大冒險吧!  林大利
 
城市入口
 
【第一部  城市生活】
第一章  自然界終極生態系工程師
第二章  蟻窩╱人窩
第三章  市區生態學
第四章  都市博物學家
第五章  城市老油條
第六章  如果我能在那裡成功
 
【第二部  城市風景】
第七章  事實如下
第八章  都市傳說
第九章  所以,果真如此
第十章  城市老鼠與鄉下老鼠
第十一章  在公園裡毒鴿子
第十二章  如此燦爛,這個城市
第十三章  但,這真的是演化?
 
【第三部  都中相遇】
第十四章  都市中的近距離接觸
第十五章  自我馴化
第十六章  城市之歌
第十七章  慾望之都
第十八章  都市烏鶇
 
【第四部  達爾文之城】
第十九章  演化,在遠端連接的世界裡
第二十章  跟達爾文一起設計
 
市郊
 
致謝
注解
參考文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cesfa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