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ur Fish 人‧魚‧海的兩種未來:
從餐桌的盛宴到海洋的盡頭,一位漁夫作家從魚市出發的溯源之旅
 

 

 Four Fish 人魚海的兩種未來_立體書+書腰  


出版時間︰2012.11.15
者︰保羅•葛林伯格Paul Greenberg
價︰350


當近海遠洋都到了我們的餐桌,
一位逐漁場而居的昔日釣魚少年從魚市開始了他的四段旅程…


這是我們在海洋中留下的四個足印,是正在消失的四個未來,是四個獨特的劃時代轉變
這是四種魚的故事,也是從海洋到餐桌的四段最後旅程
結合生物學、歷史、採訪紀實、人物故事,一步步進入一部四魚生存演化史


《紐約時報》暢銷書,《紐約時報》書評強力推薦
◆《時代雜誌》封面故事「魚類的未來」作者盛讚「必讀之作」
◆ 2011年「詹姆斯比爾德基金會寫作與文學獎」獲獎作品
◆《金融時報》、《出版人週刊》、《書單》雜誌、《科克斯書評》……權威刊物一致好評


【專業讚譽推薦】
何傳愷 臺灣大學生態演化所助理教授
邵廣昭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泰迪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陳瑤湖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教授
廖鴻基 海洋文學作家
鄭明修 台灣珊瑚礁學會理事長
戴昌鳳 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



【內容簡介】


2011年詹姆斯比爾德基金會寫作與文學獎(James Beard Award for Writing and Literature)獲獎作品 


一位漁夫作家的挑戰書◎


在那些歲月裡,唯一不變的只有釣魚。直到有一天,我在乎的魚全部死亡……

「哦?我不知道魚還有未來。」「那我該吃哪一種魚?」
我們要吃多少魚?
現在世界野生漁獲量一年約一千七百億磅,是半世紀前漁獲量的六倍。
海裡有多少魚?
沒有人知道海裡有多少魚。但我們知道漁業資源正在枯竭。

人類與海洋的關係正經歷深遠的轉變。
我們正處於發生劇變的邊緣,而以後的世代很可能沒有機會看到野生魚在海中優游的情景。


本書作者葛林伯格是得獎作家,也是終生漁夫。
――他在書中引領讀者踏上料理旅程,追溯菜單上常見的四種魚類,亦即鮭魚、海鱸、鱈魚和鮪魚的歷史,探訪牠們在現今這個重要時刻的處境。
――他遠赴挪威的巨型養殖漁場,看他們如何運用最早在綿羊身上研發成功的遺傳技術,一年生產數百萬磅鮭魚。
――他到尤皮克愛斯基摩人祖傳的河流,造訪世上唯一一家獲得公平貿易聯盟認證的漁業公司。
――他明確指出多氯聯苯和汞流入海產食物的過程,了解荷法營養學家如何改良食物、以色列內分泌學家如何製造荷爾蒙,讓地中海海鱸行銷全球。
――他向《鱈魚之旅》的作者提出挑戰,要求對方品嘗養殖鱈與野生鱈的差異,精采講述從過魚到過漁的警世寓言,呈現一個喪失豐度的故事。
――為了尋找替代魚類,以取代瀕危的黑鮪魚時,他甚至差點命喪南太平洋海底,為我們描繪出如科幻小說般的代理孕魚新世界。

葛林伯格認為,魚是現在世上僅存真正的野生食物。
本書藉由檢視把魚送上我們餐桌的不同力量,展開人與魚的未來對話,並指出我們從何處著手才能為海洋療傷,使人與魚與海洋健康永續地平衡共存。




對本書的讚譽◎

本書雖只介紹了四種魚類,但牠們從我們餐桌上消失的經過,也代表了海洋中成千上萬種生物正在瀕臨滅絕。如果大家再不重視海洋保育,則野生魚類的未來,也終將成為我們的未來,因大自然的反撲而使人類也難以苟活。
──邵廣昭 ╱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以前人說「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走路」,但當本書四位魚主角的大名映入眼簾,我腦海中只浮現橘色、白色、紅色的鮮美肉塊,卻怎麼也想不起牠們的長相。
我們不需要像漁人那樣冒險出航,便可輕鬆得到來自海洋的美味,但也同時喪失了對食物的尊敬與認識,無知的代價是海洋環境的崩解與破壞,要保護海洋大家都知道,但貪婪與私心讓情況遠比想像中複雜,希望透過作者的抽絲剝繭,能讓大家對海洋有更深的認識。
──張泰迪 ╱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作者從文化、社會、經濟、生活、生態、生物學等廣泛的層面,以尋根的文學敘述方式,刻畫出人類對這四種較熟悉的食用魚資源的過度開發後,試圖再挽救及永續利用的作為。對於維護及豐富水生資源有認同感及有興趣的人,這是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陳瑤湖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教授

作者過去經驗的精闢見解,深入淺出,告訴我們此刻已站在歷史關鍵的分水嶺,而且對未來必須有所作為。本書四種魚的資源量變遷歷史,也讓我感受到如同現今台灣沿近海漁業資源面臨枯竭和水產養殖的興衰獲得驗證。在其結語的四項優先工作中,建議將一大部分的海洋生態系設置為禁捕區,和我目前推動劃設「海洋保護區」如同「水產銀行」的概念,利息即魚源,有溢出效果才能帶給漁業穩定且複利效果的長期利益。本書可供漁政官員、水產養殖業者、海洋學者專家、環保人士等獲取全球漁業管理資訊的捷徑,將有助於水產養殖和海洋事務政策的前瞻規劃做參考,更是華人享用海鮮和關心野生魚類未來的必讀佳作。
──鄭明修 ╱ 台灣珊瑚礁學會理事長

作者結合親身體驗、深度採訪、漁業科學和歷史文獻的評析,深入報導鮭魚、海鱸、鱈魚及鮪魚等四種漁業的興衰,以及全球漁業面臨的困境,也不忘為海洋魚類的未來提出具體建議,語重心長而發人省思。所有關心海洋、愛魚或喜愛海鮮的人,都應該看看本書;更希望大家把魚當成野生動物看待,「野生魚來到這世上不是為了成為人類的食物,而是為了追尋自己的命運。若我們要捕撈並食用牠們,在捕撈時必須謹慎,在食用時必須滿懷感激。」
──戴昌鳳 ╱ 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

本書不僅對現今野生魚與養殖魚的情況,做了我僅見最精闢的分析,同時也是一部令人讚嘆的好書。
──馬克•彼特曼(Mark Bittman) ╱ 《萬能煮》(How to Cook Everything)作者

如果你以前曾點過鮭魚、喝過羮湯,或曾坐下來享用壽司,葛林伯格這本輕鬆易讀、蘊含深刻思維的著作肯定會吸引你,讓你驚訝,甚至震驚,而且絕對發人深省。本書不僅啟發心靈、生動有趣,也讓人有機會近距離審視當今最盛大的料理活動之一:由人類為我們的海產食物打造出一個科幻小說般,但很可能實現的未來,同時恢復壯觀的大自然與富饒的海洋。閱讀本書後,下次到本地市場或向魚販買魚,或在餐廳點海鮮晚餐時,心中所懷的智慧,以及對眼前所見的了解,肯定大增。
──崔維•柯森(Trevor Corson) ╱ 《壽司與肚臍環》(The Zen of Fish)作者

世界漁業耗竭是我們在食物供應上最大的威脅之一,而頂尖新聞工作者暨作家葛林伯格能注意到這件事,更是我們之幸。他以高明的手法,從多個角度綜合呈現出一項全球面對的迫切危機,讀完本書,你將對自己所吃的魚產生新的看法。
──亞曼達•海瑟(Amanda Hesser) ╱ 《紐約時報》食物專欄作家、food52.com創辦人

任何對我們從大海中獲取了什麼食物、如何取得,以及為何取用真正感興趣的人,本書都是必讀之作。
──山姆•西夫頓(Sam Sifton) ╱ 《紐約時報》美食評論家

現在我們終於明白,以配合地球節奏的方式小規模生產的食物是最棒的。葛林伯格在書中以親切、詼諧的筆鋒,將這個概念運用到海洋。海產食物應與陸地生產的食物一樣受到尊敬,在政治上也應獲得重視。或許應該更尊敬且更重視。
──愛莉絲•華特斯(Alice Waters) ╱ 美國烹飪大師、《食滋味》(The Art of Simple Food)作者




目錄◎
前言

鮭魚:國王的選擇
海鱸:假日魚上班去
鱈魚:平民回歸
鮪魚:最後一口

結語
後記
謝辭




【作者簡介】

保羅•葛林伯格Paul Greenberg
1967
年生,美國作家和散文家。2005年開始,定期為《紐約時報雜誌》(New York Times Magazine)、《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和《紐約時報》社論版撰文,主要關注魚類、水產養殖和海洋未來的議題;亦曾為《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GQ》、《Vogue》及其他許多出版品撰文。

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文學獎助金(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 Literature Fellow),以及凱洛格基金會食物暨社會政策獎助金(W.K. Kellogg Foundation Food and Society Policy Fellow)得主。以本書獲得2011年詹姆斯比爾德基金會寫作與文學獎(James Beard Award for Writing and Literature)。

目前在紐約市及紐約州寧靜湖(Lake Placid)居住和工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cesfa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