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證人:血腥迷人的近代法醫史》
出版時間︰2017.02.02
作 者︰奈傑爾・麥奎里 Nigel McCrery
定 價︰380元
重量級好評推薦
孫家棟(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法醫學科暨研究所教授)
蘇上豪(外科醫師、金鼎獎《暗黑醫療史》、《開膛史》作者)
作者利用命案的呈現來導入法醫學及鑑識科學鑑別技術的發展,是一種相當特別的陳述方式,文中更闡述鑑定是團隊努力下的結果。閱讀本書不僅可以了解科學的發展在法醫學發展的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外,更可呈現科學辦案的重要性。所以此書值得推薦給甚至沒有法醫學知識的讀者一探法醫及鑑識的發展史。――孫家棟(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法醫學科暨研究所教授)
現代法醫學發展的推手,是一具又一具的屍體。
它們都是刑案的無聲證人。
《無聲證人》重現世界各地的近百件重大刑案,
勾勒血跡斑斑的法醫鑑識科學近代史!
你可知道:
‧不到兩百年前,很多凶手殺人後,還會特別毀掉被害人的眼珠,因為謠言指出,他們視網膜上會殘留著生前最後看到的影像?
‧不到一百年前,警方會把嫌疑犯和被害者的屍體綁在一起一整夜,好逼他們招供?
‧達爾文也對法醫學有所貢獻?
‧現在刑警必帶的「凶殺工具組」,是在一樁涉及好幾千片屍塊的兇殺案後才因而發明的?
無論是現場留下的子彈、血跡、乃至於凶器和屍塊,
全都是不會說謊的無聲證人。
有「法國福爾摩斯」美譽,同時也是法醫學領域的先鋒埃德蒙•羅卡德博士曾說:「每種接觸都會留下痕跡。這也深刻體現在法醫學的各方面,像飄散的毛髮或衣物纖維,指紋或血跡等,現場沒有留下任何罪犯蛛絲馬跡的案件是幾乎不存在的。」現場的跡證,全都是不會說謊的無聲證人,就等著懂它們的法醫或鑑識學家來破譯訊息、揭發真相。
本書以法醫學在過去兩個世紀的發展變遷為梗概,分七個章節,每章都以一個重要的「無聲證人」為主題,深入淺出介紹推動法醫與鑑識科學發展的重要人物及事件,並生動重現世界各地近百件刑案,看法醫如何與凶手鬥智鬥勇、為死者發聲,娓娓道來法醫與鑑識科學如何演變成現今的樣貌。
帶您一探封鎖線之後
曲折離奇的案情、神祕難解的謎團。
縱覽血跡斑斑卻又引人入勝的近代法醫史!
作者
奈傑爾・麥奎里 Nigel McCrery
犯罪小說家 ╳ 資深警官 ╳ BBC王牌編劇
曾任警官,因為對法醫及鑑識科學的濃厚興趣,在一九九○年加入BBC編劇團隊,打造出多部犯罪影集,包括同名影集《無聲證人》。麥奎里也出版過多本犯罪小說。
譯者
姬健梅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德國科隆大學德語文學碩士,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中英文組,從事翻譯多年,近期譯作包括卡夫卡三部長篇小說《審判》、《城堡》、《失蹤者》以及介紹委內瑞拉「系統教育」之《把音樂帶給全世界的孩子》。
推薦好評
「引人入勝的故事,讀來非常過癮!」──《衛報》
「『凶手碰觸過的每樣東西,就是一個無聲的證人』,本書述說了這些無聲證人的近代史,非常有說服力與可讀性。」──《泰晤士報》
目錄
介紹
身分Identity
彈道Ballistics
血跡Blood
微量跡證Trace Evidence
屍體The Body
毒藥Poisons
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