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瀨川老師的名課程
在美學校的課程,老師個個風格獨具,趣味橫生;不過,在我的生涯當中,赤瀨川老師的課程是最精采的名課程。
其實,我對這堂課的最初印象是滿腦子的不解,搞不懂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啊」?因為在校長莫名其妙的開場中,他解釋講課的老師不願意讓學生見到自己的臉孔,所以必須採取不以臉示人的方式……。
教室四周懸掛的是雙重窗簾,一層是普通的白窗簾,另一層則是暗室用的厚重黑窗簾。在上課之前,教室已經全部拉上暗室用的黑窗簾。
不過,教室內還開著日光燈,室內仍然非常明亮。川仁宏校長開場介紹赤瀨川原平是哪種風格的創作表現者,曾創作哪些作品,「各位同學可能都知道他目前的作品正陷入『偽造貨幣』的疑雲當中,他是『千圓紙鈔訴訟』的被告。」
「今天這堂課將講述宮武外骨,一位活躍於明治、大正、昭和的評論家和編輯。接下來,請先關燈,啪!」
話才說完,教室陷入一片漆黑,突然感到有人移動的跡象,似乎有人潛入學生席中,然後就傳出慵懶但宏亮的聲音:「我是赤瀨川……」同時聽到啪地機器開關啟動的聲響,講台附近牆上的螢幕突然映照出奇妙的雜誌封面。
啪地聲響來自幻燈機。現在回想起來,我完全沒有印象,不知幻燈機是否事先就已經擺好就定位。
紅色心形中寫著黃色字體的「愛心」,看起來應該是一本老舊雜誌吧。我知道要從右向左讀,也知道宮武外骨的大名,以前曾在某處讀到他的名字。
然而,對他的認識,誠如其名是個「怪」人、奇人、異人。無論是有事件發生,或是風平浪靜、沒有任何事件發生時,新聞記者都會前去詢問這位人士。曾有一位精神病院中的葦原將軍,他總是自詡「將軍」,他的意見也都會刊在報紙上。所以對我而言,宮武外骨和葦原將軍算是同類人物。
然而,意外的是在黑暗中,老師以中氣十足的聲音,說道:「宮武外骨,我也沒聽過這個名字……」
這個人真的是老師嗎?學生都還沒發問,就先老實自白,承認自己沒學問嗎?
「朋友來電告訴我在古書店發現奇怪的書,啊,不,又小又薄,感覺怪怪的書籍,說是珍本,超珍本。」
「然後,朋友在古書店等我,我到古書店時看到的就是這本書。」
(赤瀨川老師的幻燈片是《愛心》第二期,我沒有彩色圖版,所以畫的是創刊號圖版。)
然後老師再以慵懶卻響亮的聲音,逐一唸出封面的文字,「明治四十年(一九○七)十月九日郵政登記第三種,《愛心》
第二期,明治四十年十月十日發行,每月十日發行一次……」
封面上的漢字都是舊體字,而且從右到左,實在不容易唸。然而,每個字都印得清清楚楚,實在沒有出聲朗讀的必要。然而,老師仍然繼續唸著,
「每月發行一次,教育畫報《愛心》,一冊金五錢……發行所滑稽新聞社……」
全部唸完之後,
「該怎麼說呢,總之就是很奇特,配色、設計,看起來過時,卻又有新潮的感覺。」
我也是同樣的感覺,不對啊,老師,這本封面很新潮啊。當時我已經知道橫尾忠則的繪畫,明治四十年的雜誌新潮已經是既定事實。可是,這份封面的繪畫有種蔑視世人、裝腔作勢的感覺,的確非常奇特!
我更仔細地瞧著畫面,
「這個不知道是紫色的鳶尾還是燕子花,花朵呈『心』字形,英文的HEART,紅心中的愛心,以及鳶尾心字,都在呈現這本雜誌的名稱……我想一定是的。」
總之,老師慢條斯理地說著。不過,封面就投射在螢幕上,同學可以自己設法觀察。
封面展示得差不多了之後,喀嚓地一聲,幻燈片切換到雜誌最開頭的跨頁。兩頁的份量,刊載著文章,看來很容易殺時間。難道老師打算唸完整本雜誌嗎?
沒想到我的推測竟然正確。
老師一字不漏、慢條斯理地邊看邊唸。然而,這種方式更能直接傳達宮武外骨的趣味。赤瀨川老師的聲調恰如其分地詮釋出宮武外骨的文體。例如這些句子,
「『愛心』不遺餘力地滿足教育根源、也就是兒童的好奇心,致力於蒐集稀奇古怪的材料。」
「這是父親,畫著父親的臉孔,不過仔細一瞧,臉孔部分以英文字寫著OTOsan,OTO的部分呈現勞埃德眼鏡狀,英文字在當時大概很少見吧……」
「這張圖則是左右對稱,從左或從右唸都一樣的回文。『今朝想喝伊丹酒』、AMIJIMA、三遊亭遊三、日曜日,兩個男字中夾著女的字,唸ㄋㄧˇㄠ,戲弄之意,然後是亞細亞、屋根屋、MADAM、紙報紙。兩側站著兩個小孩是雙胞胎,兩眼骨碌骨碌轉著、一臉興奮。」
「生理上的寫真……」老師保持著平順的語調。
「投射在網膜中央黃點的物體形象,不容易消失,不同於投射在鏡子上的形象。記得在古老物理書《窮理圖解》中,提到某個西洋人在半夜被不明人士殺害,第二天早上法醫驗屍,打開死者的眼睛時,發現殘留著凶手的影像。」
這張則是《滑稽加減乘除》,就是將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繪製成圖。
○白飯加豆皮等於狐狸豆皮壽司
○醫生失手就是喪禮
○骰子賭錢就會遭到拘押
○桃子以菜刀切開就會蹦出桃太郎
跨頁的排版,每頁都有不同的講究。各個項目之間毫無關聯,形成意想不到的組合。可是每一個項目主題充滿著奇妙的樂趣。
全班同學跟隨著赤瀨川老師,一起體驗最初遇到這本書時的新奇感受。教室當中,早就忘記一開始的奇妙開講方式,不時傳出笑聲或讚嘆聲,形成一座緊密連結的空間。
這本趣味十足的雜誌作者是外骨,老師的友人發現這本雜誌,他是美術評論家赤塚行雄。然而,赤瀨川老師只是從頭到尾唸完這本雜誌。
可是,太有趣了!赤瀨川老師第一次面對這本雜誌時,想必絞盡腦汁地思考著這些神奇又吸睛之處。老師正在重現當時。他絲毫未提到何處傑出或是自己的見解。
他只是單純地將這項神奇的事物,展示給身後的學生觀看。他將赤瀨川的好奇心原封不動、分毫不差地交到學生手上。這才是名副其實的名課程。
整堂課就是將封面封底合計十六頁的雜誌,充分展示在學生面前,在單純的朗讀之下結束。
開燈之後,赤瀨川老師一臉睡意地起身,
「啊,我是赤瀨川……」在他道出姓名之後,教室內響起一陣熱烈掌聲。
南伸坊《我的插畫史》見證日本插畫的輝煌歲月
出版時間︰2022.07.07
作者︰南伸坊
定 價︰950元
1960~80年代是插畫最光芒四射的時代。和田誠等人發表嶄新獨特的繪畫作品,插畫不再只是補足文章的配角,而是成為流行藝術,廣受矚目。南伸坊從十多歲開始便立志成為設計師,致力學習,並親身體驗到插畫的歷史變化。年屆七十之後,他決定「寫下自己當時親眼目睹的盛況」。「插畫家滿懷雄心壯志,打算繪製出與眾不同、精采絕倫的作品……」——日經新聞報導(2019/7/6 )
★ 書中蒐錄作者南伸坊親筆繪製六○~八○年代雜誌封面、插畫作品等百餘幅珍貴圖片。
★ 獲作者授權認可,中文繁體版採特殊結構分五冊裝幀設計,呈現漫畫月刊形式的獨特閱讀感。
★ 隨書附贈用日本レンゴー株式会社ニューダイヤ(古再生紙)製作的書盒,方便讀者珍藏。
★ 五冊封面、內頁紙張全採日本北越コーポ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紀州色上質,以全彩印製,凸顯時代氛圍。
★ 封面文字延伸書中內容,以「拙巧」手法設計,並採大量燙金加工處理,再現年代風味。
愛漫畫、迷相撲電影,小六立志當設計師
神田街、銀座畫廊、水木茂、和田誠、澀澤龍彥美術啟蒙
南伸坊從小對設計周邊事務感興趣,迷相撲也愛漫畫,國二時讀到水木茂的《河童三平》驚為天人,在雜誌上看到和田誠的PEACE廣告,便立志成為「繪製廣告插畫的人」,沒想到青春期偶遇的漫畫家與插畫家,對自己的未來產生深遠影響。原本崇拜黑澤明,但觀賞《不良少年》後認為羽仁進更厲害,因為他和水木茂賦予電影及漫畫全新的面貌。
課業落後卻人緣極佳的南伸坊,高中聯考和候補招生都落榜,最後進入文京高中的定時制部門,隔年日校轉學考仍失敗,經一年努力,終於吊車尾擠進都立工藝高中。為了逃脫枯燥的課堂,經常和同學流連神田古書街,透過《平面設計》、《IDEA》、《DESIGN》、《藝術新潮》、《美術手帖》等雜誌,熟識當代設計師及美術相關知識和技法;經由澀澤龍彥在《水繪》專欄的引介,愛上雷內.馬格利特、巴爾蒂斯、頌能斯坦、畢卡索、德爾沃等畫家,並不時出入銀座畫廊,與同學較量鑑賞力。當時以普普風格繪製龜倉雄策奧運海報的橫尾忠則,是他們最初爭辯不休的對象,從那時起,他感受到橫尾的魅力。
《話之特集》、《GARO》見識雜誌不思議魅力
1966諧仿元年,開啟編輯、寫作、成為插畫家之路
1964年,傳奇次文化漫畫月刊《GARO》問世,讓他和水木茂重逢,同時一頭栽入將劇作術、新畫、插畫、當代美術融入漫畫的柘植義春世界。1966年,和田誠擔任藝術總監、設計主編的《話之特集》創刊,獨樹一幟的編排風格、大師及新秀的創意展演,令他心嚮往之。當時和田誠的〈殺人手帖〉颳起全日諧仿旋風,赤塚不二夫的漫畫、柘植義春的《螺旋式》、水木茂的《五日圓硬幣》等多部諧仿作品,以及次文化雜誌《驚奇屋》創刊號、讀者積極參與投稿的風氣都源自於此;他受到刺激,也模仿景仰的一格漫畫家久里洋二、長新太、井上洋介等的筆觸畫風,繪製漫畫。成為日本插畫界主導者的和田誠及其一手打造的《話之特集》,挖掘培養無數漫畫插畫家,大大左右日本雜誌的發展,也開啟南伸坊日後編輯、寫作、成為插畫家之路。
升學考試一路挫敗,木村恆久、埴谷雄高、赤瀨川原平、土方巽、
唐十郎、巖谷國士、松澤宥……美學校習藝場,接受知識與技藝的洗禮
為了報考藝術大學,南伸坊在御茶之水美術大學補習兩年,不幸連續三年都名落孫山,只好到無須考試,由現代思潮社創設的美學校就讀。不以正統課程為主的習藝場,邀請澀澤龍彥、瀧口修造、種村季宏、埴谷雄高、土方巽、唐十郎、巖谷國士、松澤宥等知名藝術家與設計師傳道授業。他在那裡遇到生命中的兩位貴人:木村恆久和赤瀨川原平,木村老師以全新角度挖掘驚奇事務的「遇見的才能」與深刻思考,讓他受用無窮,還引領他來到李維史陀、鶴見俊輔、馬素.麥克魯漢、華特.班雅明、尚.布希亞的座下;從赤瀨川老師身上他徹底領悟「前衛藝術是惡作劇之王」,而且加入老師倡議的「路上觀察學會」。標榜一口氣吸收大師畢生精華的美學校,為屢遭體制拒絕的南伸坊打開另一扇美學之窗。
進入青林堂、登上《GARO》總編輯,結識柘植義春、勝又進、川崎行雄、林靜一、鈴木翁二、花輪和一、高信太郎、安部慎一、渡邊和博、安西水丸、湯村輝彥、鴨澤祐仁、澤田俊樹、渡邊仁志……寫下日本漫畫插畫璀璨一頁
1972年,正值失業之際,南伸坊意外被青林堂社長長井勝一延攬,擔任《GARO》編輯,該雜誌以刊登另類和前衛漫畫受到矚目,被視為新銳漫畫家的搖籃,對日本漫畫產業及社會有相當的影響力。七年間,長井先生「尊敬創作趣味故事之人」的精神,讓他結識名盛一時的大師或深具潛力的年輕創作者,如水木茂、瀧田佑、柘植義春、勝又進、川崎行雄、林靜一、鈴木翁二、花輪和一、高信太郎、安部慎一、渡邊和博、安西水丸、湯村輝彥、系井重里、鴨澤祐仁、田村茂、澤田俊樹、渡邊仁志等,無論刊登各種實驗漫畫,抑或引進新領域插畫,既為《GARO》寫下精采的歷史,也向啟蒙者和田誠致敬。1980年卸下總編輯職務,展開自由工作者生涯,以「插畫作家」自我定位。
本書是南伸坊的半自傳,有他體制外的藝術養成之路,有他和漫畫插畫的結緣激盪,有他與當代漫畫插畫設計師們的交手互動,有他回望日本漫畫插畫發展的深刻解析;他看似不斷地走偏道,卻以最短距離成就今天的自己,見證一九六〇~八〇年代日本插畫史最輝煌的時期。
目錄
前言
1.小六到國三1959-1962
我是立志當設計師的小六生
因為這個理由,我立志成為設計師
我並非「從小就很會畫畫」
小學生感動的畫
我喜歡這種漫畫
聊聊我的畢生精選「河童三平」
繪製肖像畫和海報
西村同學的紙唱片
2.工藝高中和重考生時代1964-1968
高中時代,終於認識和田誠
為新雜誌備妥新才能
《話之特集》和《GARO》
趣味繪畫最了不起
柘植義春事件
3.美學校時代1969-1970
美學校(無入學考試)入學
木村老師的講課
木村老師傳授的道理
木村老師的離題課程
課堂上的趣事
赤瀨川老師的名課程
美學校赤瀨川原平教場,每天都趣味十足!
赤瀨川老師像是意氣相投的大哥
4.《GARO》編輯時代1972-1980
雜誌《話之特集》的意義
「拙巧」始祖
進入青林堂任職
長井先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
長井先生的人類宣言
擔任編輯期間
安部慎一和鈴木翁二
自古應該就有「拙巧」
渡邊和博「拙巧」插畫
水丸先生的發明
超級巨星湯村輝彥論
《GARO》催生的插畫家
《GARO》催生的插畫家•續篇
我的插畫史在此告一段落
作者簡介
南伸坊
1947年生於東京。知名插畫家、裝幀設計師、隨筆作家。東京都立工藝高等學校設計科畢業,並在美學校木村恆久、赤瀨川原平等教場習藝。曾擔任雜誌《GARO》總編輯,後來成立獨立工作室。主要著作《我的童年時間》、《笑茶碗》(筑摩文庫),《裝幀/南伸坊》(Proebel館),《本人傳說》(文春文庫),《不知不覺成為老伯伯了》(海龍社),《小黑、妻子和我》(東京書籍)等。
譯者簡介
蔡青雯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美學美術史系學士。目前專職口譯與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