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思想家亞里斯多德曾提出身體移動的基本物理原則:身體移動的那個部分必先將支撐它本身之後才能開始移動。
划水前進的原理:什麼在前進──是身體還是手?
移動的原理在「支撐」!沒有支撐就沒有前進。對於游泳、自行車與跑步這三項運動來說,都是以移動身體為主要目的的運動。跑步是由於腳掌支撐在地板上才能將身體送向前方,騎自行車時是由於腳掌支撐在踏板體重下壓才能驅動雙輪,自由式主要卻是由手掌支撐在水中才能將身體往前拉。雖然前進必須倚靠支撐,但是支撐的部位(腳掌/手掌)在形成支撐點時無法移動,只有當它離開支撐點之後才能開始移動。以走路為例(你可以站起來走走看),右大腿往前跨,腳跟著地之後「形成支撐點」,因為此時右腳掌固定撐在地面上,才能讓左腳掌與身體離地向前移動。那右腳掌何時才可以移動呢?只有當它「結束支撐」之後才能。在水中移動的原理也是一樣,手掌在抓水、抱水與推水的過程中如果支撐點夠穩固,手掌其實並沒有動,前進的只是身體。只有在提臂之後手掌才向前移動。
我們很容易陷入「把水往後划,身體就能往前進」的迷思中,但那就像在跑步機上跑步,你的腳掌和履帶不斷向後滑,身體卻停留在同一位置上。所以如果我們在水中只是一直想透過「划動手臂」來前進,就會忘記我們真正想移動的是身體而非手臂。試想:如果只是一再划動手臂,身體卻沒有移動,那就像是趴在岸邊「划水」一樣,身體變成穩固的不動支撐點(不動的支撐部分),手臂反而變成不斷來回划動的部分(移動的部分)。那就會變成只是划動水,而非划動身體。我們真正要移動的是身體而非手掌,唯有當手掌形成穩固的支撐點(不動的支撐部分),身體才能順利移動(移動的部分)。
試想如何爬上一面牆。首先,你兩手舉高用手掌扣住它,假設你手臂力量足夠,向上一躍再往上一撐,身體就能順利向上移動。移動的只是你的身體,手掌並未移動位置,仍撐在牆頭。你手臂的確用力了,它出力的目的是在克服地心引力。
有利於水感形成的手臂姿勢:高肘
怎樣才是有利於水感形成的手臂姿勢?我們以上述在水中手掌撐在牆面上前進的畫面為例,如果身體要順利前進,手掌的位置絕對比身體低,才能讓身體的體重有效轉移到手掌上,形成穩固的支撐點。高肘划水(肘高於掌)正是讓手臂有效支撐體重的最佳方式。但如果只是像上圖中依樣畫葫蘆地用高肘划,又會變成像跑動跑機步機上的履帶似地划動流水而已。
想在水中形成穩固水感的方法在於:有效地讓身體體重轉移到前伸臂手掌的支撐點上,這才是根本之道!
水感形成的起點
了解水感如何形成之後,你當然還會想接著問:那要怎麼練才能加強水感呢?先別急(實際加強水感的體能訓練將在第二章詳細介紹)。實際練習之前,你還必須先知道水感形成的起點剛好是在開始提臂的瞬間,為什麼呢?因為提臂所造成的失重狀態會突然加壓到前伸臂上,那股壓力會使水變得實在。換句話說,水感的形成時機在抓水的瞬間,記得還在初學自由式的那幾年,泳隊的學長姊常對我說:「抓水很重要!沒抓到水,後面都是白划。」雖然抓水看起來的確是用「手」去「抓」的動作,但實際上手掌中所形成的水感,是由於提臂時體重忽然轉移到手掌上形成的。
如何維持一貫的水感
提臂之後,同側的肩膀順勢滾轉出水,由於此時部分身體體積出水,浮力因此降低,造成體重瞬間大於浮力,因此維持水感的關鍵就在你是否能延續肩膀出水時所帶來的「加壓感」,而且把這股壓力傳導到水中的抓水臂上。這股因轉肩失重所帶來的壓力,會讓你的划水臂像壓在實體物上(像前面舉的牆面一例),越能確實把「失重」時的「加壓感」傳導到划手臂上,你就越能掌握到「實在的水感」。
《在水裡自由練功》
--掌握游泳招式、心法,精進技術,突破速度!
出版時間︰2012.5.15
作 者︰徐國峰
定 價︰320元
一本自由式的武功祕笈!
以人類水中前進時,最符合人體工學的自由式解說,將身體與浮力的抽象感受,
轉換實際可練習的游泳技法:
<如何鍛鍊難以掌握的水感?
<如何找到划手和打水的配合時機?
<如何真正學會換氣,而不是憋氣?
<打水不是靠雙腳?利用臀部才能增進效率?
<除了會游泳,如何還能練出優美泳姿?
<在水中移動要如何有效減低水阻?
<如何精準掌握划手的關鍵姿勢?
<如何鍛鍊游泳所需的內力與外力?
<要如何增進功力提升為「會教游泳」?
教你從技術、體能、速度,全方位學習游泳祕訣的最佳工具書
本書特色
●寫給已經會游自由式的人
解剖自由式,幫助你輕鬆提升泳技、游更好!
因此在閱讀本書之前,你必須已經學會游泳。「從完全不會游泳到會游泳」這件事對成人來說是很難依靠書本做到,若想跨過旱鴨子的門檻最好是在教練、友人或是影音教材等外在助力的輔助下比較容易達成。
●寫給長大後才學會游泳的人
成人以後才開始學游泳,就會變得像進入另一個陌生的國家重新學習另一國語言那樣困難。雖然成型的事實無法改變,但經由正確的努力還是能喚起身體的游泳基因。所以書中的後半段精選許多能幫助這些人開發游泳所需的體能訓練方式,主要就是在幫助長大後才學會游泳的人。
●寫給想游得更好更快的人
游泳的進步需要透過「技術練習」與「體能訓練」才能達成。但卻很少解釋每一個動作或姿勢背後的原理為何,「為什麼要那樣練?」「為什麼要那樣游?」本書則在說明技術和身體素質(包括肌力和體能)間的關係,不只是針對技術來陳述標準動作,更去解釋每一個動作背後的力學原理。
●寫給熱衷訓練的長泳愛好者與鐵人三項選手
本書的目的就在幫助這群人重新思考訓練的定義:訓練不應只是一次游五千公尺,而且包括技巧、平衡、肌力與柔軟度等訓練身體各種面相的科學。如果你是一位選手或是有心想進步的人,就必須多管齊下,在訓練課表中安排各項元素,才能有效進步。
●寫給想要當教練的人
做為教練必須具備種檢視與分析的能力,要能看出其他人的優缺點所,進一步找出形成缺點的原因何在。另外必須具備修正與調校的能力,書中變針對此一能力,提出解決泳姿缺陷的練習方式以及該如何修正的方法。本書的主要目的是在幫助那些已經會游泳的人游得更好。因此在閱讀本書之前,你必須已經學會游泳。「從完全不會游泳到會游泳」這件事對成人來說是很難依靠書本做到,若想跨過旱鴨子的門檻最好是在教練、友人或是影音教材等外在助力的輔助下比較容易達成。
游泳就像一門武功,本書如同一本傳授自由式的武功祕笈:有招式、心法與練功途徑,三者必須互相搭配才能練得好。
只學招式,就會變成徒具形式而無法掌握每一個動作的要領;只學心法,則變成紙上談兵,而不知如何化成實際的動作。
在融合觀察優秀選手的泳姿、作者多年練泳與教泳經驗,以及國內外研究成果,讓本書更具實用性,並專為不同學習需求,提供有效的精進方法!
國立清華大學教授兼體育室主任、游泳校隊教練李大麟
國立體育大學體育推廣學系主任李再立
國立東華大學運動休閒學系副教授林嘉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相子元
2012奧運國手程琬容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謝伸裕
鐵人三項好手謝昇諺
2012lava鐵人三項冠軍、2012亞洲鐵人三項錦標賽國手魏振展
──共同推薦
學習游泳困難的地方,主要是身處在一個陌生、恐懼與興奮交錯的環境,多數人即使戴上了水鏡,也僅能憑著「自我感覺」在水中摸索,而本書藉由競技游泳四式的自由式泳姿,提供了多項完整、新穎的訓練觀念和方式,正可做為精進游泳能力的理想寶典。
——李大麟/國立清華大學教授兼體育室主任、游泳校隊教練
這是一本兼具理性與感性的游泳專業指導書籍,無論您正掙扎於如何學會游泳?折磨於如何提昇競技表現?抑或困惑於如何增進指導績效?本書的科學化解說與訓練方法,正可逐一回應您的難題,協助您輕鬆、自然、暢快的悠「游」水世界。
——李再立/國立體育大學體育推廣學系主任
游泳是技術性很高的運動,卻也是復健科醫師最常向過重/肥胖者、關節炎患者、骨骼肌肉損傷的院外患者、孕婦等等勸說應採用的運動方式。但絕大多數民眾礙於技術不佳只能”望穿秋水”,心有餘而力不足。本書的知識面、書寫邏輯、圖文呈現乃至文字親和力都堪稱佳作。鮮少有中文書籍能將運動技術闡述如此清晰明白。特別的是,作者在十年內從游泳初學者晉升到經常得獎的鐵人三項職業運動員,本書其實就是國峰的學習歷程重新再檢視。無論讀者的泳技如何,若能再重新認識定能有新的領悟。最重要的是,泳技優秀者正能藉由本書充實技術的學理,將非常有助於游泳的教學與推廣。
——林嘉志/國立東華大學運動休閒學系副教授
本書由非體育本科出身的人所寫,相當難得。作者徐國峰秉持著對游泳的熱愛,廣泛閱讀和蒐集資料,使書中內容理念正確,且用字順暢易懂。我認為本書較特別的是用一些基本的科學知識,深入淺出地談論如何把捷泳游得更好;例如減少阻力、滾轉身體、划頻、划距、打水推進力、陸上訓練等。這是一本值得所有游泳愛好者閱讀的書,特此推薦。
——謝伸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在ITU的鐵人三項賽事中,游泳毫無疑問是項基礎的門檻,沒有相當的游泳能力,很難進入頂尖殿堂,而我本身也是重挫在此項目,這門能力與技術,我花了將近十年的時間仍難以征服,每天都在學習不同的水感狀況,以試圖了解屬於自己的技巧,而國峰這本書,解開了水中奧妙的科學根據,並且以專業的角度切入,清晰的圖解以及易懂的文字,讓我有所領悟,我熱情推薦,想游泳技巧進步的所有人,相信它會讓你重新定義對游泳的感受。
——魏振展/2012lava鐵人三項冠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