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想像力(天才的想像力成為了他們受制於人的弱點)
正如缺乏推理能力的人,群體形象化的想像力不僅十分強大、活躍而且易受影響。某個人、某件事或某個意外在他們腦海中引發的種種形象,全都栩栩如生。從某種意義上說,群體有如一位暫時失去推理能力的睡眠者,腦中會出現一幅幅十分鮮明的形象,一旦他開始思考,這些形象便立即煙消雲散。
既然群體不能思考與推理,自然在他們的腦海裡也就不會有「不可能」這個概念。一般他們認為最不可能的事情往往是那些最不可思議的事情。這就是為什麼事件中奇妙而傳奇的一面往往更容易打動群體的原因。實際上,當我們在分析文明形成的過程時會發現,正是那些不可思議、傳奇般的事件構築了整個文明史。歷史中,凡是表象、虛幻的一面,總是比真實的一面起著更重要的作用。
只會以形象思考的群體就只受各種形象影響,唯有形象會使他們感到害怕或吸引,從而成為他們行為的動機。
因此,凡是最能塑造鮮明生動人物形象的戲劇演出,總會對群體產生巨大的影響力。對於古羅馬民眾而言,他們理想的幸福就是有麵包吃並能欣賞場面宏大的演出,別無它求。在之後的歲月裡,這樣的理想幾乎沒變。對群體各種想像力起作用的因素幾乎沒有什麼能與戲劇表演相媲美。所有觀眾共同體會相同的情感,如果這些情感沒有立即變成行動,那是因為最無意識的觀眾也能意識到自己只是幻覺的犧牲品,他們的喜怒哀樂都是那個虛幻離奇的故事引起的。
然而有時候,形象暗示引起的強烈情感很容易化為行動,就像暗示通常起的作用一樣。這類事情我們常有耳聞:大眾劇院因為上演了一場嚴肅劇碼,便不得不在扮演反面人物的演員離開時,為他提供保護,使其免遭觀眾的暴力襲擊。因為,此時的觀眾對叛徒的罪惡行徑已經義憤填膺,儘管這些罪惡都是想像出來的。在我看來,我們已經看到了群體心理狀態,尤其是暗示群體技巧最顯著的表現。這些虛幻的想像對他們的影響幾乎與現實一樣強烈,顯然他們無意於對兩者加以區分。征服者與國家的權威是以群體想像力為基礎而樹立的。
因此領導群體時,尤其要在他們的想像力上下功夫。所有重大的歷史事件,如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興起、宗教改革、法國大革命以及現今社會主義的威脅性進攻,都是由於它們對群體想像力產生了深刻影響而帶來的直接或間接的結果。
此外,每個時代和每個國家的所有偉大政治家,包括最專制的君主,都一致將群體想像力視為他們權力的基礎,他們從未試圖透過反對這種想像力來實行統治,拿破崙就曾對國會說:「透過變成天主教徒,我終結了旺代戰爭;透過變成穆斯林教徒,我在埃及站穩了腳跟;透過變成教皇絕對權力主義者,我贏得了義大利神父的支持;如果我去統治一個猶太人國家,我將會重建所羅門神教。」繼亞歷山大(Alexander)和凱撒以來,大概沒有一個偉人比拿破崙更懂得如何影響群體的想像力。他始終全神貫注的事情就是如何激發群體的想像力。勝利時、高聲訓斥時、激情演說時,一切行動中他都牢記這一點。直到奄奄一息之際,他依然對此念念不忘。
如何影響群體想像力?答案即將揭曉。這裡我們只需指出,要想掌握這種本領,藉由智力或理性思考是行不通的,即不能透過推理論證。安東尼(Antony)讓民眾起來反抗刺殺凱撒的人,不是透過機智的說理,而是將手指向凱撒的屍體以讓民眾解讀他的意旨。
不管激起群體想像力的到底是什麼,其採取的形式總是呈現出驚人的鮮明外表,沒有瑣碎的說明,而是伴隨著一些奇妙而神秘的事件:如一場重大的勝利、一個偉大的奇蹟、一項十惡不赦的罪行或是一個美好的前景。這些事件必須完整呈現在群體面前,但其起因卻要秘而不宣。上百次微不足道的犯罪案件或事故,絲毫不會激發群體的想像力,而一次重大犯罪或大事件卻足以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即使它造成的危害比上百次小案件造成的危害小得多。
幾年前,流行性感冒僅在巴黎一處就造成五千人死亡,但是流感的肆虐對民眾的想像力卻沒有產生任何影響。原因在於,這種真實的「大屠殺」不是以某種生動的形象表現出來,而是透過每週發布的統計數字告知民眾的。相反地,如果一次事故造成五百人而非五千人死亡,卻是在一天之內發生在公眾面前,便會輕易吸引眾多注意力,例如艾菲爾鐵塔的突然倒塌肯定會對群體的想像力造成巨大的影響。
在缺乏相關資訊的情況下,人們猜測一艘橫跨大西洋的汽輪可能已經沉沒,這件事對群體想像力的影響持續了整整一周。然而官方統計資料表明,僅一八九四年就有八百五十條帆船和兩百零三艘汽輪下落不明。可是群體絕不會持續關心不斷的失蹤事件。更重要的是,就造成的生命和財產損失而論,顯然刺激群體想像力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它們發生並引起關注的方式。我的看法是,首先必須對各種事件提煉昇華,使它們呈現出令人震驚的面貌,從而占據群體思想,揮之不去。了解和掌握影響群體想像力的方法,也就掌握了控制他們的方法。
《烏合之眾》為什麼「我們」會變得瘋狂、盲目、衝動?讓你看透群眾心理的第一書
出版時間︰2017.02.09
作者︰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n)
定 價︰280元
2017年版新增文化評論人詹偉雄專文導讀
「在這個眾聲喧嚷的時代,我們該如何辨識出群眾的缺失,
重拾理性與思辯能力,進一步釐清事實與真相?」
長銷百年不墜,當代讀來更具意義的群體心理學經典名著
全球近二十種語言版本,累計銷售上千萬冊
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譽之為「一本當之無愧的名著」
美國心理學泰斗奧爾波特&社會學大師墨頓 齊聲讚賞
為什麼一到百貨公司週年慶,人們就像失心瘋一般地大肆搶購?
當某個公眾人物爆發醜聞時,為什麼人們都毫不遲疑地相信記者?
看到鼎泰豐的人潮,即便沒吃過也認定它們的小籠包最好吃?
當7-11推出集點活動時,就算你不愛Hello Kitty也會跟著蒐集?
我的理性哪裡去了……為什麼當人成為群眾的一分子,就會變成受人擺布的玩偶?
我們都以為人類是理性的動物,然而諸如上述這些看似不理性的行為卻是天天在發生。
究竟是為什麼呢?
長久以來,無數的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試圖為之提出理論上的解釋。有些學者相信,因為人類的群居天性,總要與他人形成一定的社會關係,並且脫離不了群體生活;因此他們開始研究起人們在團體中的心理狀態,想要從中找出「群眾心理」與某些非理性行為之間的關聯,因而在之後逐漸形成了「群體心理學」的研究領域。
而本書作者古斯塔夫.勒龐,正是這個領域的先驅,本書遂也成為研究群眾心理的經典著作。
▍跨越時空限制,直剖根本人性的心理學經典
本書寫成於一個民眾的集體意識初萌芽的年代。作者勒龐生長的背景是動盪不安的法國大革命之後,因此他對於群眾心理以及群體力量的觀察格外精闢入裡。
勒龐在本書中對「群體」所做的精細剖析,讓心理學大師佛洛伊德、著名社會心理學泰斗奧爾波特等大師們都愛不釋手,後世更有不少心理學研究是立基於本書之上,可說是一部跨越時空限制,直剖根本人性的一部心理學經典。
勒龐對於群體的看法是:「一個群體的運作具備其獨有的特徵,不同於個體單獨的行為模式。群體在組織化的過程中,每個成員的觀念和想法會漸趨一致,他們自覺的個性會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集體的群眾心理。」
當獨立個體受到刺激時,大腦會告訴他不要衝動,但是成為群體一員後,他會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因此透過匿名、傳染、暗示等因素的作用,人們就會喪失理性和責任感。表現出一些平常被視為不理性的特質,像是瘋狂、衝動、偏執、盲目、狂熱、易被鼓動等等。這種現象使得我們在無意間變成了群氓之族,身處在一個群氓時代裡。
▍群體的五大特徵
勒龐在書中扼要地舉出了群體的五大特徵,分別為──
▪ 群體是衝動的奴隸
「群體是衝動的奴隸。與群體成員一樣,獨立個體同樣會受到這種刺激影響,但是他的大腦會告訴他不要衝動,這是不明智的,因此他會控制自己而不受衝動影響。從心理學角度解釋這種現象,即是獨立個體具備控制本能的能力,而群體缺乏這種能力。」
▪ 群體永遠徘徊在無意識邊緣
「(群體)的一個普遍特徵是極易受人暗示……通常,群體總是在期待中關注某事,因此很容易被暗示……最初的暗示經過相互傳染後進入群體所有成員的大腦,接著群體態度趨於一致,並很快成為既定事實。」
▪ 群體只會被極端感情所打動
「群體情感不論好壞都會呈現出雙重性──極端簡單與誇張。這一點和許多其他方面一樣,群體成員作為個體出現時,與原始人類是相似的。他們無法對事物做出細緻的區分,只從事情的整體上觀察,而忽視中間的發展過程。任何情感態度的表露,通過暗示和相互傳染迅速散播開來,從而強化群體誇張的情感,這樣明確得到群體認可的物件就會變得異常強大。」
▪ 群體是偏執和專橫的代名詞
「群體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情感。他們對待各種意見、思想和信念,要不是全盤接受,就是一概否決;要不是視其為絕對真理,就是視其為絕對謬誤。通過暗示加以誘導而不是通過推理得出的信念通常亦是如此。我們意識到,這種偏狹常常與宗教信仰有關,並絕對控制著人們的思想。」
▪ 群體是矛盾共同體
「群體有時殺人、放火,無惡不作,但有時也表現出無私奉獻、勇於犧牲以及公正無私這樣十分高尚的舉動,而且比獨立個體表現得更崇高。以名譽、光榮和愛國主義為號召,最有可能打動群體,並常常使他們不顧生命、慷慨赴義。……群體為了自己了解甚少的信仰、思想和隻字片語,便敢於直面死亡,這樣的事例數不勝數。」
▍群體的力量,不能忽視
相較於過去的任何一個時點,現在的我們都是處在一個群體更有力量的時代。只要打開電腦、連上網路,我們就能接觸到全世界;不妨看看Facebook、Twitter這些社群網站的影響力吧!相較於傳統的大眾媒體,人們透過網路媒介,可以讓許多謠言、潮流或者廣告流竄的速度更快、更廣,群體更容易被組織起來,其力量也愈來愈不容忽視。
在這樣的時代裡,某些特定的觀念和想法藉由群眾心理的影響力,幾乎是防不勝防地置入我們的腦袋,也讓我們在無形中不再主宰自己的思維。想要奪回你對自己的主控權嗎? 要如何避免自己成為受他人擺布的傀儡呢?關於群眾心理作用的一切真相,你不能不知道。
透過本書,可以讓你看清楚這個社會,也重新掌握自己的思維;不要讓有心人誤用群體的力量,對社會造成壞的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我們一定能夠將群體力量導向更好的用途。
▍各界重量級好評讚譽
勒龐的《烏合之眾》是一本當之無愧的名著,它極為精緻地描述了集體心態。
──心理學大師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心理學領域已經出版的著作中,最有影響者,非勒龐的《烏合之眾》莫屬。
──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 奧爾波特(Gordon Allport)
勒龐的這本書具有持久的影響力,是群體行為研究者不可不讀的文獻。
──美國社會學大師 墨頓(Robert Merton)
勒龐具有不斷發現有研究價值的問題的能力,他所關注的問題毫無疑問會成為所有社會心理學家和善於思考社會的人共同關注的問題。
──前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 霍爾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 Jr.)
目錄
導讀 風、血與詩——感受群眾,才能理解群眾,試讀《烏合之眾》(詹偉雄)
序 論勒龐《烏合之眾》的得與失(美國社會學大師 羅伯特.墨頓)
《烏合之眾》的功能/佛洛伊德眼中的《烏合之眾》/未竟的肖像畫(未竟的世紀末眾生相)/曠日持久的爭論戰/布朗熱浪潮/歷史在勒龐眼中永遠是矛盾的/勒龐不是先知
前言
導論 群體時代
第1章 群體一般特徵:受人擺布的玩偶
群氓之族/受人擺布的玩偶
第2章 群體態度與群體道德:感情的傀儡
群體衝動、善變且暴躁:群體是衝動的奴隸
群體的被暗示性與輕信:群體永遠徘徊在無意識邊緣
群體態度的誇張與單純:群體只會被極端感情所打動
群體的偏狹、專橫與保守:群體是偏執和專橫的代名詞
群體道德:群體是矛盾共同體--為什麼今天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明天卻可以犧牲和不計名利地獻身
第3章 群體的觀念、推理能力和想像力
群體觀念:群體是固有觀念的奴隸
群體的推理能力:沒有辨別是非能力的弱智
群體想像力:天才的想像力成為了他們受制於人的弱點
第4章 群體信仰的宗教形式:宗教形式的忠實追隨者
偏執與狂熱是群體信仰的孿生兄弟
盲目是群體的稟性
第5章 影響群體意見與信念的間接因素
種族:使群體走出野蠻狀態的有力支撐
傳統:控制我們內心最深處自我的無形主人
時間:真正的創造者和偉大的毀滅者
政治和社會制度:虛假、短暫的外衣
教育:使民族走向衰落的劊子手
第6章 影響群體意見與信念的直接因素
形象、話語和措辭:無堅不摧的利器
幻想:人類藝術與文明的真正締造者
經驗:群體擺脫幻想控制的利器
理性:對文明發展不起作用的「垃圾」
第7章 群體領袖及其說服手段
群體領袖:貪圖個人利益的巧言者
領袖的說服手段--斷言、重複和傳染:說服群體的最好修辭手法
聲望:麻痺群體判斷力的「殺手鐧」
第8章 群體信念與意見的變化範圍:推遲文明滅亡的因素
堅定不移的信念:文明不可缺少的支柱
易變的群體意見:受機遇擺布的玩偶
第9章 群體分類
異質群體
同質群體:共同信仰的結合體
第10章 犯罪群體:受無意識支配的劊子手
無意識的行凶者
瘋狂的大屠殺
第11章 形式陪審團:比法官更具人情味的刑事群體
「弱智」群體
他們同樣是情感的奴隸
他們是「犯罪群體」的保護傘
第12章 選民群體:政治機器的傑出作品
「迎合」是候選人獲勝的基石
無休止的爭論戰
群體權力擁有與宗教一樣的力量
第13章 議會:文明民族的理想象徵
議會制度是一切現代文明民族的理想
議會是領袖操控群體的機器
消耗財力和束縛人們自由的機器
結語 民族的迴圈過程
作者
古斯塔夫.勒龐(Gustave Le Bon)
出生於一八四一年,法國社會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群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以對群體心理特徵的研究而聞名於世,被後人譽為「群體社會的馬基維利」。
勒龐早年在巴黎學醫,並獲得了博士學位,畢業後遊歷歐洲、北非和亞洲,寫了數本有關人類學和考古學的著作。一八七○年起在巴黎行醫;一八八四年開始研究群眾心理學,闡發了強調民族特點與種族優越性的社會心理學理論。勒龐尤以對群體心理特徵的研究而著稱;他認為「民族的精神」或「種族的靈魂」是整個社會生活的基礎,一個民族、種族或一種文明都具有民族的精神,即共同的感情、利益和思維方式。
本書《烏合之眾》出版於一八九五年,為勒龐最有名的著作之一。他的思想對於後世的社會心理學研究影響較深,同時也成為現代意識形態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