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對無與倫比的搭擋

 

那是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五日在聖母峰北側的前進基地營(Advance Base),一個荒涼的地方。帳篷搭在一片冰磧石上面,岩石上到處散落著一支遠征隊到了最後階段的垃圾。彼得和喬忙著做最後的準備工作,收拾行囊,放進最後一刻的奢侈品。接著,他們突然準備好了,穿上冰爪,綁上繩索,隨時可以出發了。我想我們所有人都在努力淡化這一刻的重要性。

「過幾天再見。」

「我們今晚六點會打電話給你。」

他們動身了,迎著漫天飛雪,吃力地爬上營地外的冰坡。兩天後,在寒冷的黃昏時分,我和亞德里安.戈登(Adrian Gordon)藉著漸暗的天色用望遠鏡觀察他們在東北脊的進展。傍晚的金色天空襯托出脊頂上兩個小小人影的輪廓,他們艱苦萬分地緩慢移動著,一人接著一人。是因為難度太高還是因為極端的高度?他們想必在大約兩萬七千英尺(八二三○公尺)之處。

漸漸地,他們消失在第二尖峰(Second Pinnacle)的鋸齒後面。他們再也沒有出現了。一九九二年春天,俄羅斯/日本遠征隊的成員發現了彼得的遺體,就在我們最後一次見到他們的地方。彷彿他躺在雪地裡,睡著了,再也沒醒來過。我們可能永遠都不知道五月十七日前後那幾天發生了什麼事,但為了完成聖母峰東北脊那個無人攀登過的路線,而在最後一段攻頂的過程中,我們失去了兩位非常特別的朋友和一份獨特的攀登夥伴關係,他們的才華橫溢,遠遠超越登山。兩人的寫作能力充分體現在他們的書中。

我與彼得的初次接觸是在一九七五年,當時我正在為遠征聖母峰西南壁招兵買馬。當時彼得年僅二十三歲,他的成熟讓我印象深刻,但這還結合了一種好玩的樂觀天性,以及一點「迷路小男孩」的童心,他可以利用此一特質心想事成,效果極佳。此外,在身體和智力上,他都很有天分。他是一個非常堅強、渾然天成的登山者,而在那與眾不同的隨和舉止背後,有著一股個人的動力和堅定不移的明確目標。他還擁有對山的熱愛以及透過書寫表達這份熱愛的能力。他是那次聖母峰登山隊最年輕的成員,與我們的雪巴隊長普天巴(Pertemba)一起登頂,成為第二組完攀先前未曾有人攀登過的西南壁的隊伍。

身為英國登山委員會的全國事務官,事實證明他是一個處事圓融、工作稱職的委員會成員。而在道格爾.哈斯頓(Dougal Haston)於瑞士因一場雪崩喪生之後,彼得接管了道格爾位於萊辛的國際登山學校。後來他與喬.塔斯克一起攀登了強卡邦峰陡峭的西壁,他們的攀登夥伴關係從此建立。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與我們在聖母峰的大型遠征形成鮮明對比:在強卡邦峰,只有彼得和喬兩人。他們原本打算採用阿爾卑斯式登山法攀登上去,在山壁上用吊床露宿,但是高海拔太冷、壓力太大了,於是改採圍攻戰術。即便如此,這也需要大量的決心和耐力。在一九七六年,就技術而言,這可能是當時在喜馬拉雅山完成的攀登中最艱難的一次,彼得在他的第一本書《輝耀之山》當中描述了他們的掙扎,這本書在一九七九年獲得約翰.列威林.萊斯紀念獎(John Llewelyn Rhys Prize)。

接下來幾年,彼得完成許多不同類型的攀登。一九七八年,他和喬與我一起攀登K2。我們嘗試攀登西脊,但是尼克.艾斯考特(Nick Estcourt)死於雪崩後,我們在相對高度較低之處放棄攻頂。一九七九年初,彼得與他將來的妻子希拉蕊(Hilary)抵達新幾內亞的卡茲登茲金字塔峰(Carstensz Pyramid,又名「查亞峰」)的山頂,隨後不久又與喬、道格.史考特(Doug Scott)和喬治.貝騰堡(Georges Bettembourg)一起爬了干城章嘉峰(世界第三高峰)。同一年秋天,他帶領另一支小型隊伍,大膽登上高里三喀峰(Gauri Sankar)的南峰。

隔年,他與喬、道格和迪克.阮修(Dick Renshaw)一起重返K2。他們首先嘗試我們在一九七八年爬過的西脊路線,但在比我們之前的最高點高出一兩百公尺之處放棄這次攀登。道格.史考特回家,但其他三個人下了堅定的決心,兩次推進阿布魯齊山脊(Abruzzi Spur),第一次到達山頂六百公尺以內,但遭遇雪崩而撤退,隨後的突襲又被惡劣的天氣擊敗。兩年後,彼得、喬、艾倫.勞斯(Alan Rouse)與我一起攀登公格爾峰(Mount Kongur),在當時無人登頂過的世界高峰當中,它是第三高。那是一次漫長而艱鉅的遠征。

喬和彼得在外表和個性上都大不相同。這也許有助於強化他們的夥伴關係。彼得看上去隨和又放鬆,但喬相較之下嚴肅很多,甚至是不好相處。他來自英格蘭東北部提賽德(Teesside)地區一個信奉羅馬天主教的大家族,十三歲時去了一家神學院接受神職教育,但在十八歲時,他開始對自己的職業產生嚴重的懷疑,而轉往曼徹斯特大學主修社會學。神學院時期不可避免地在他身上留下印記。喬天生有一種難以穿透的內斂特質,但同時又有一個善於分析和質疑的心智。他很少接受簡單的答案,非得打破砂鍋問到底才會滿意。在他們的攀登關係中,有一種戲謔卻又競爭的張力,他們兩人都不希望自己是第一個承認軟弱或提議撤退的人。這個特點不僅激發了他們的動力,可能也促使他們將自己推向極限。

一九七○年代初期,喬與迪克.阮修一起學習阿爾卑斯式攀登,表現令人印象深刻,兩人在夏季和冬季的阿爾卑斯山完成了一些最困難的攀登。其中包括英國在極難攻克又非常偏遠的大喬拉斯峰(Grandes Jorasses)東壁完成的首登(極少數的登頂之一)。此外,他們還完成了英國人首次在艾格峰(Eiger)北壁的冬季首登。與阮修一起,他繼續以阿爾卑斯式攀登都納吉里峰(Dunagiri)的南脊。無論從任何標準來看,這都是一次大膽的攀登,而且就首次遠征喜馬拉雅山而言,表現非常出色。迪克嚴重凍傷,喬因此邀請彼得一起爬強卡邦峰,從此開始了他們的攀登夥伴關係。

我們在一九七八年的K2遠征中,我沒什麼機會深入了解喬,但我記得他不斷質疑決策,讓我大為惱火,尤其是在我們籌備這次遠征的時候。當時我覺得他真的是好為人師,但經過反思,才發覺他可能也覺得我的做法同樣令人生厭。在一九八一年的公格爾峰遠征中,我們一起攀登,我逐漸更加認識他,發現那堅硬的外殼下有一顆非常溫暖的心。在這之前,一九八○至八一年的冬天,他與一支強大的英國遠征隊前往聖母峰,嘗試攀登西脊。他在第一本書《殘酷的聖母峰》(Everest the Cruel Way)當中講述了這個故事。

一九八二年的那次遠征聖母峰東北脊,雖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我們那次的團隊卻是在我參加過的旅程中最快樂、最團結的一支。全隊僅有六個人,而計畫進攻這條路線的只有喬、彼得、迪克和我。查理.克拉克(Charlie Clarke)和亞德里安.戈登在那裡支援我們,到了前進基地營就不再往上走。但是,在我們逐漸意識到這個小團隊矢志達成的任務有多浩大的同時,彼此之間共同的價值觀、情感和尊重也在逆境中日益增強。

自從彼得和喬的身影消失在第二尖峰背後,我們日漸意識到災難已成定局,到最後只好接受他們已無生還的希望,但是在那些焦慮難耐的日子裡,這種契合的感覺一直都在。

然而,彼得和喬在五月十七日動身做最後的推進時,我其實是信心十足的,相信他們即使無法繼續攻上峰頂,也會越過尖峰,到達聖母峰北脊的上半部。他們的死,除了失去好友的深沉哀慟之外,也帶來一種挫敗感,因為無論就登山還是創作而言,他們兩位仍在發展中的計畫,能帶給我們的還有太多太多。

克里斯.鮑寧頓
於卡德貝克(Caldbeck)
一九九四年九月




《輝耀之山》兩位如風少年的絕壁長征

輝耀之山_立封200.jpg

出版時間︰2020.06.09
作者︰彼得.博德曼 (Peter Boardman)
定 價︰480



|詹偉雄 策畫・選書.導讀──臉譜出版2020年全新山岳文學書系meters 首波作品|

「《輝耀之山》是一本關於青春的山岳文學,或有可能,也是最迷人的山岳文學。」──詹偉雄

世界登山史上最傳奇雙人組合彼得‧博德曼(Peter Boardman)&喬.塔斯克(Joe Tasker)
生涯最具代表性、開啟人類登山新維度的一次攀登
影響世界山岳文學的不朽經典,問世42年後中文世界首度出版



▋兩位當時代最具盛名新銳登山家的首度攜手,登山史上傳奇搭檔的起點
1975年,時年25歲的彼得·博德曼(Peter Boardman)以最年輕的成員身分,跟隨克里斯.鮑寧頓的大型遠征隊前往聖母峰,成為登頂並回返的四名倖存者之一,因而在登山界聲名大噪。而就在幾乎同時,喬·塔斯克(Joe Tasker)也以雙人輕裝方式攻克印度的都納吉里峰歷劫歸來。對彼得來說,與聖母峰超越百人的大型遠征相比,喬以雙人輕裝攻頂的冒險與不確定性更令他羨慕。沒想到,喬在返國後不久,就前來邀請彼得和他一起回到喜馬拉雅山區,攀登這座被稱為「輝耀之山」的強卡邦峰西壁。「這是我求之不得的攀登。」面對邀請,彼得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也以此開啟了這段往後成為登山史上傳奇的搭檔情誼。


▋開啟當代攀登風格,促使登山從集體轉向個人主義的里程碑
「這個計畫太荒謬了。不過,如果你們真的付諸行動,我認為這將是世人在喜馬拉雅山區所做過最困難的事情。」

在他們向英國著名登山家克里斯.鮑寧頓(Chris Bonington)說了他們預計要單獨兩個人輕裝攀登強卡邦峰西壁的計畫後,鮑寧頓如此回答。強卡邦峰這面幾近垂直、爬升高度達5520英尺,且充滿冰雪岩混合地形的花崗石牆,攀登的技術難度超越聖母峰,被認為是喜馬拉雅山區中最可怕、技術上也最具挑戰性的一座絕壁。在那時,大多數人都覺得要攀登強卡邦峰西壁根本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說只有兩人的輕裝探險了。

面對這種高難度的岩壁,當時的主流攀登方式是有大隊人馬合作、投入大量資源,且背後常有國家支持的大型遠征隊(又稱「喜馬拉雅式攀登」);與之相比,僅以少數人輕裝方式進行的「阿爾卑斯式攀登」,因可攜帶的裝備有限,亦無後援,因此難度倍增。但面對挑戰的誘惑,以及他心中希望讓自我認同與公眾認可達成一致的欲望,彼得接受了喬的邀約,一同前往那座險峻而美麗的高峰,最終成就了這場傳奇性的攀登,並為當代登山史奠定下了由集體主義轉向個人主義的關鍵轉變。


▋將文學性、詩意與極度個人的感性帶入登山文學的先鋒名作
在彼得成功攀登強卡邦回返後親筆撰寫的這部作品,即完整記錄了整趟過程,從如何適應環境、整裝出發,到他們實際在強卡邦峰西壁40天孤立無援的攀登中,於技術與心境上所面臨的挑戰、兩人之間的交流與張力,以及途中各種錯綜複雜的時刻,直到最終登頂後的感悟,都於書中如實分享。這部作品與過往的登山文學不同之處在於,作者拋開過往作品以技術、成就為主的描寫方式,而是以更具詩意、文學性的文字描繪他一路上的見聞,也誠實剖露他極度個人的感受與思考,因此更能使讀者在閱讀時身歷其境,感同身受。

在1978年出版後,這本書引起了廣大迴響,更於隔年獲得幾乎僅頒給純文學作品的英國萊斯文學獎(過往得主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波爾等人),成為開啟山岳文學此一文類的先鋒名作,傳頌至今不墜。

1982年5月,彼得與喬參加了鮑寧頓的聖母峰遠征隊,試圖首攀高難度的東北脊,卻在接近峰頂時雙雙消失身影,直到1992年,日俄遠征隊才發現了彼得的遺體。為了紀念兩人在登山及山岳文學上的貢獻,「博德曼.塔斯克山岳文學獎」(The Boardman Tasker Award for Mountain Literature)於1983年設立,至今每年頒與當年度傑出的山岳自然文學、非文學作品。


【各界推薦】
吳懷晨(詩人、北藝大教授)
呂忠翰(世界公民兼探險家)
李明璁(作家、社會學者)
徐如林(《孤鷹行》台灣首本山岳文學作者)
張元植(台灣新生代登山家)
雪羊視界(知名登山部落客)
張星雯(艾格探險技術總監)
黃聲遠(田中央工作群主持建築師)


  每每看到攀山的書,總是讓我興奮不已,也因為我不斷在探險,走向高海拔對身體的極限,深刻面對生死離別的情緒,很能理解在這樣的過程以及實際環境下,人是如此渺小而努力想保持探險的價值,那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對登山家來說,永遠有更困難的攀登難題正在尋求著答案,而祝福那些不斷追求夢想而逝去的人們。
──呂忠翰,世界公民兼探險家


  如果說攀登聖母峰是有組織的作戰,那麼絕壁的攀登,則是人與山的競技場。
  一座山可以有很多條登頂路線,選擇絕壁一向被視為英雄事蹟。
  海拔高度6,864公尺的強卡巴峰,不以高度取勝,也不是未經登頂的處女峰,然而那直插入雲的尖銳山型、令人望而生畏的花崗岩西壁、吊掛於高海拔崖壁的露宿、揹負糧食裝備的重量…只有懷抱熱情的二個年青登山家敢於挑戰。
  隨著作者文筆的生動描述,我與他們一起經歷從準備工作到攀登時的種種磨難,年輕時自己在高山稜脊上的小小身影也不時浮現在眼前。
──徐如林,《孤鷹行》台灣首本山岳文學作者


  好的登山文學,是普世性的。登山之所以有趣,之所以撼人心弦,絕不在那些外顯的技術行為。每天從哪走到哪、用什麼技術攀爬多困難的岩壁,並非攀登的重點。這些,只是內心活動的載體。攀登體驗的深刻之處,在於人將自身置入那極端的絕境之域,從而激發的思考、體悟,以及人我之間的互動。那些屬於人的故事,才是攀登跟世界的連結,也是這本書的迷人之處。
──張元植,台灣新生代登山家


  「要知道怎麼寫登山,那就去看The Shining Mountain吧!」不只一次,在箭竹草原穿梭、迂迴在石壁與冷杉林間的休息空檔,詹偉雄大哥這樣對我說。於是這一面閃著薔薇金、鑲著藤壺的鯊魚背鰭,夕照下的強卡邦峰,就這麼進入了我的人生。
  比起鹿野忠雄博物學精神的好奇與探索觀察,我讚嘆彼得・博得曼是位非虛構寫作高手;在二十六、七歲的年紀就將白描法練得淋漓盡致,讓你能在希斯洛機場和印度小巷中和他相遇、身歷其境一九七〇年代的高峰攀登,看見屏幕般潔白的強卡邦峰,還有他與隊友間的情感:依賴與摩擦、競爭與合作。比起英雄式的肯定,他細膩刻劃了人面對山的渺小、兩個心靈間的碰撞,還有登山家在挑戰未知時的痛苦磨難、精神世界與內在轉變。
  在這個三十一歲長眠聖母峰,卻留下不朽山岳鉅著的青年淺白好讀、幽默卻不失優雅的文字之間,或許你有機會看見現代登山文化,在後遠征時代之中,冰雪高峰攀登者所尋求的價值、開創性與精采的生命歷程。
  「什麼?這傢伙居然跟我一樣,會為了省托運行李重量而穿雙重靴登機?」這是本讀起來很享受、輕鬆的書。它無疑是世界經典的山岳文學,但卻沒有名著的貴氣,反而更像是看著一位熟悉的朋友,和他可靠的夥伴一起到異地,不顧一切圓一個嚮往已久的夢。
──雪羊視界,知名登山部落客


  台灣的登山翻譯書籍很稀少,最耳熟能詳不外乎是《登山聖經》(The mountaineering)與《聖母峰之死》(Into Thin Air,舊版書名為《巔峰》)兩本書,前者為登山技術書籍,後者則為敘述一九九六年聖母峰山難的故事。而記述著彼得.博德曼及喬.塔斯克兩人攀登強卡邦峰西壁登頂的這本《耀輝之山》,則是繼《聖母峰之死》一書之後值得推薦的山岳文學。
  攀登的過程除了自我技術與外在環境的抗衡之外,更存在著攀登者的反思與山岳的互動。《耀輝之山》一書也把這些登山迷人的要素,闡述得相當動人,讀著讀著內心也跟著激動起來,猶如身歷攀登過程,想著我應該怎麼做呢?
  如果你想要了解世界經典攀登史,《耀輝之山》是你不可不讀的經典之一。
──張星雯,艾格探險技術總監



▲△▲△▲△▲△▲△▲△▲△▲▲△▲△▲△▲△▲△▲△▲△▲

──詹偉雄 策畫・選書.導讀──臉譜出版山岳文學書系 meters 


現代人,也是登山的人;或者說——終究會去登山的人。

現代文明創造了城市,但也發掘了一條條的山徑,遠離城市而去。

現代人孤獨而行,直上雲際,在那孤高的山巔,他得以俯仰今昔,穿透人生迷惘。漫長的山徑,創造身體與心靈的無盡對話;危險的海拔,試探著攀行者的身手與決斷;所有的冒險,顛顛簸簸,讓天地與個人成為完滿、整全、雄渾的一體。

「要追逐天使,還是逃離惡魔?登山去吧!」山岳是最立體與抒情的自然,人們置身其中,遠離塵囂,模鑄自我,山上的遭遇一次次更新人生的視野,城市得以收斂爆發之氣,生活則有創造之心。十九世紀以來,現代人因登山而能敬天愛人,因登山而有博雅情懷,因登山而有對未知永恆好奇。

離開地面,是永恆的現代性,理當有文學來捕捉人類心靈最躍動的一面。

山岳文學的旨趣,可概分為由淺到深的三層:最基本,對歷程作一完整的報告與紀錄;進一步,能對登山者的內在動機與情感,給予有特色的描繪;最好的境界,則是能在山岳的壯美中沉澱思緒,指出那些深刻影響我們的事事物物——地理、歷史、星辰、神話與冰、雪、風、雲……。

登山文學帶給讀者的最大滿足,是智識、感官與精神的,興奮著去知道與明白事物、渴望企及那極限與極限後的未知世界。

這個書系陸續出版的書,每一本,都期望能帶你離開地面!



▍詹偉雄──策畫.選書.導讀  
台大圖書館學系、台大新聞研究所畢業。曾擔任過財經記者、廣告公司創意總監、文創產業創業者,參與博客來網路書店與《數位時代》、《Shopping Design》、《Soul》、《Gigs》、《短篇小說》等多本雜誌之創辦,著有《美學的經濟》、《球手之美學》、《風格的技術》等書。
退休後領略山岳與荒野之美,生活重心投注於山林走踏與感官意識史研究。2019年協助青年登山家張元植與呂忠翰攻頂世界第二高峰發起「K2 Project 8000 攀登計畫」,目前專職於文化與社會變遷研究、旅行、寫作。



彼得.博德曼Peter Boardman──作者簡介  
1950年聖誕節出生於曼徹斯特Bramhall區,小男孩時就學會攀岩,青少年時即登上馬特洪峰北壁,就讀諾丁罕大學英文系時,擔任登山社社長。前往強卡邦峰之前,他已在西阿爾卑斯山區完成五次英國人首登路線,在興都庫什山與高加索山擁有多次高海拔攀登經驗,並且是1975年英國聖母峰西南壁遠征隊四位登頂隊員之一。
完成輝耀之山/強卡邦西壁攀登後,他與喬.塔斯克組合成默契極佳的二人組,與不同隊友兩次遠征世界第二高峰K2,成功登頂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與中國境內的公格爾峰。1982年,他們兩人參加英國登山教父克里斯.鮑寧頓領軍的六人聖母峰東北脊遠征隊,在這座無人走過的峰脊上,兩人失蹤喪命。
彼得和喬留下了兩則傳奇。一則是他們偉大的努力,以大膽、輕量的創新方法攀登高峰,第二也是更為持久的成就是他們寫下並流傳的書。從他的登山生涯開始到最終,彼得的寫作天分顯露無遺。他的第一本書《輝耀之山》在登山界一炮而紅,而獲得約翰.列威林.萊斯紀念獎(John Llewelyn Rhys Memorial Prize),這個獎項傳統得主是純文學英語作家(包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V.S.奈波爾),彼得是首度獲獎的山岳文學作者。
彼得與喬去世後,他們的好友與家人創立了「博德曼—塔斯克山岳文學獎」(Boardman Tasker Prize for Mountain Literature),以紀念二人的文學才華,從1984年起,此一獎項逐漸建立起隆崇聲譽,也帶動山岳文學的新世代閱讀風潮。



▍陳秋萍(Jojo Chen)──譯者簡介  
台灣梧棲人。政治大學畢業,主修中文,輔修英文。專職筆譯和口譯多年,熱愛優游於不同語言文化之間。譯作頗豐,包括賽斯書《早期課6》與《早期課3》、《清醒夢》、《生命永不落》、《與賽斯對話》、《搶救一顆星的光明》、《老娘幹嘛這麼累》、《蓮葉清單:簡單生活七步驟》、《少年海鳥之歌》等。



   目錄   
Meters書系總序
推薦序/張元植
導讀/詹偉雄


前言:一對無與倫比的夥伴/克里斯•鮑寧頓(Chris Bonington)
第一章 從西方來
第二章 聖地的邊緣
第三章 第一塊石頭
第四章 屏障區
第五章 存活
第六章 復元
第七章 上塔
第八章 線外
第九章 下降到悲劇之中
第十章 外界


大事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acesfaces 的頭像
    facesfaces

    臉譜出版部落格

    facesfa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