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管書人生:監獄圖書館員歷險記

  意外的管書人生_立體書  

出版時間︰2013.10.15
者︰阿維.史坦伯格 Avi Steinberg
價︰360

監獄熱門景點、囚犯日日上門的監獄圖書館

不時上演一幕幕荒謬、爆笑又觸動人心的生命故事


李茂生(台大法律系教授)
邱明偉(基隆看守所秘書)
黃明鎮(牧師、更生團契總幹事)——齊聲推薦

他想當電視烹飪節目主持人,節目名稱就叫「混混上菜」
打算震撼書界的他,書名拍板定案是《皮條客回憶錄》
總看著窗外的孤獨女,竟然看的是也進了同一所監獄的兒子
書本當郵箱?!天天要巡檢搜查——
每天都有一大堆信箋紙條、鹹濕情書、賀卡咒語,甚至還有宣告真情的感人家書
圖書館是社交場合?!來看人也給人看——
按時輪替進場的有高矮胖瘦、紅黃白黑、男女跨性、母子師徒,以及舊日街頭死敵


《舊金山紀事報》年度最佳好書
《紐約時報》和《經濟學人》大幅專刊報導
犀利有趣,同時也是一本成熟的紀實文學。——《紐約時報》
一本引人入勝的書,深刻記錄了沒幾位本報讀者認識的世界。——《經濟學人》
《意外的管書人生》既幽默風趣卻也感人肺腑,進一步證實了馬克.吐溫所說的:「幽默的祕密源頭,並非喜悅,而是悲傷。」
——《芝加哥生活雜誌》


阿維自哈佛大學畢業後,徹底悖離當個神學老師的人生規畫。成日撰寫死人消息——訃聞撰稿人的工作,眼看也是個死胡同,不過一份意料之外的工作卻陰錯陽差的降臨——他要去監獄圖書館裡擔任圖書館員啦!
除了管理監獄圖書館,打理日常的書籍借閱歸還、放書上架之外,阿維還負責教囚犯寫作。他眼前的學生一個個都曾是黑幫老大、銀行搶犯、皮條客……的社會邊緣人,他們粗暴無禮、衝動蠻橫、油腔狡詐,不時還嘲笑逗弄這位高知識分子「老師」。就在他苦惱如何讓這群「學生」寫俳句、看莎士比亞之際,一些人性最原始的良善恩慈竟然深深敲進他裝滿知識理論抽象概念的心中。
作者在書中記述了他與這群社會邊緣人打交道的故事,同時也五味雜陳的記錄,自己遇到搶劫犯竟然是當初上圖書館、還欠了書沒還的犯人,監獄熱病是怎麼攻擊他的身體與靈魂,以及在一個孤獨女囚身上他如何重新認識難搞古怪的祖母。

又喜又悲的真實人生、生動的受刑人故事、茫然大學生的生命衝擊——鐵窗內外,人性始終如花盛開。



【作者簡介】

阿維.史坦柏格 Avi Steinberg
出生於耶路撒冷,在克里夫蘭和波士頓長大。成為監獄圖書館員之前,他曾在《波士頓環球報》擔任過記者一職。他的作品曾刊載於《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波士頓環球報週日誌》(the Boston Globe Sunday Magazine)、《克里夫蘭實話報週日誌》(Cleveland Plain Dealer Sunday Magazine)、《費城週刊》(Philadelphia Weekly)、《沙龍線上》(Salon),《Nextbook平板電腦雜誌》(Nextbook)、以及《前進日報》(Forward)。

譯者
沈聿德
一隻潘布魯克威爾斯科基犬Kodomo的媽咪;從小立志當全能家庭主婦煮飯洗衣打理家務,如今正職卻是大學裡的彩虹老師。簡單說,恰恰正是史坦伯格筆下卡在自由世界裡的被困/逐之人。


【各界好評】

本書在正常的人生中描繪出邪惡與脫逸的一面,更從垃圾中發現貌似平凡的不平凡人性。——李茂生(台大法律系教授)

本書具體而微的把美國監獄生活面貌呈現出來,尤其作者以敏銳的觀察觸角,生動靈活的刻劃監獄裡的人事物,我想這本書的確可以啟發人們對於監獄、人性及文化的更多思考,而能讓人們對監獄受刑人底層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邱明偉(中正大學犯罪所博士、基隆看守所秘書)

一本引人入勝的書……逗趣而發人深省……深刻記錄了沒幾位本報讀者認識的世界。——《經濟學人》

這是一本超讚的書……裡頭確實有許多幽默成分,然而透過史坦伯格柔性、寓意深遠的散文,同時也帶出了囚犯們無可遏抑的人性。——《舊金山紀事報》

犀利有趣……觀察精闢、寓意深奧,同時也是一本成熟的紀實文學。——《紐約時報》

令人悲痛難抑卻也引人入勝……然而,這不是一本討論監獄改革大道理的書。這是年輕人找尋人世中自我定位的一段旅程,跌跌撞撞但也感人肺腑。幸好,在過程中,他讓我們即便偶爾淚眼迷濛,卻也微笑以對。——《西雅圖時報》

觀察敏銳、引人發噱、自我解嘲、發人自省、同時又辛辣諷刺的矛盾處境。……《意外的管書人生》既幽默風趣卻也感人肺腑,進一步證實了馬克.吐溫所說的:「幽默的祕密源頭,並非喜悅,而是悲傷;天國,沒有幽默。」——《芝加哥生活雜誌》

書中角色個個躍然紙上,不是刻板印象,也沒有加油添醋,他們全都很真實生動。其中有些人獲得了救贖,有的更加迷惘,不過,無論這些人是好是壞,史坦伯格都一一讓他們活了過來。——《美聯社》

這是對監禁本質的自主省思,也是對一群至今仍然刻意不讓你我看到的人所寫的感人歷史紀事。——《波士頓環球報》

這是針對監獄的冷漠、困乏、以及煉獄般的嚴峻所作的感人記錄……交織了引人發噱的情節和敏銳的洞察力。——《今日美國》

這是一本給愛書之人的書——不論你是不是罪犯。——賈各布斯,暢銷書《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作者

想像卡夫卡是個監獄圖書館員——這可不見得是對卡夫卡的貶抑之說——那麼,你大略就能明白這本書帶給讀者的愉悅。——瑞貝卡.戈斯坦,《上帝存在的三十六種辯證:純屬虛構》作者

《意外的管書人生》讀起來像遊走於但丁《神曲》的《地獄篇》、伊薩克.巴別爾的《紅色騎兵軍》,和HBO影集《火線重案組》之間——一則充斥著道德妥協、權力遊戲、以及救贖時刻的故事。——芙.巴圖曼,《誰殺了托爾斯泰:我被俄國文學附魔的日子》作者

搞笑風趣、構思巧妙、深具啟發性。我希望我能馬上離開猶太神學院直接到監獄上班。——加里.施特恩加特,暢銷書《藍儂的那段愛情故事》作者
 

【目錄】

第一部尚未送達
第一章菁英黑幫與泛泛流氓
[
摘文]圖書館裡不光是有書可看。在百無聊賴的監獄中,圖書館簡直是「熱門景點」。大家會去那邊看人,也給人看。在書架間,你會碰到定期聚會熱烈辯論的資深獄友,他們會一起琢磨些新玩意兒,或是高談闊論、大談往事、天南地北亂扯,順便再唇槍舌戰一番。你會看到有些老鳥囚犯認真的編寫回憶錄,而菜鳥囚犯則是預備創作下一齣偉大的皮條客劇本……

第二章書本不是郵箱
[
摘文]各種字條繼續不斷從圖書館的書籍裡掉出來,幾乎按著每小時一次的頻率給我捎來信息:不完整的八卦,偶然出現的長篇故事,或是針對最近監獄裡爭地盤事件所發表的評論。這些字條信箋,繼續填補我對監獄文化的認識不足……

第二部 已送達

第三章 蒲公英粟米糊
[
摘文]有些囚犯會偷書、雜誌、紙張、麥克筆,以及從木椅背後敲下跟刀片一樣大小的碎片帶走,只要沒有被綁好固定住的任何東西,他們都可以偷。所有的這些物品都可以拿到監獄大規模的黑市上叫賣。特別在大型的體育賽事之後,我就得非常小心看守,嚴格注意偷竊和叫賣的行為,因為這時的監獄,到處都是急著要付清賭債的囚犯……

第四章 已送達
[
摘文]在監獄裡談被逐之人,是很奇怪的。囚犯本身就是生活在社會的邊緣。就定義而言,他們都算被逐之人。但在監獄這個封閉社會裡,也有主流,然後,也會有所謂的邊緣。他們是被逐之人裡的被逐之人……

後記
[
摘文]就算霍桑說過,新世界烏托邦的美夢將會因建造監獄之必要而打破,但我仍然懷疑,他當初有沒有想到過美國會有那麼多的監獄,構成一個在世界歷史中最龐大的刑罰體系。美國人口占了全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五,囚犯人數卻占了全世界囚犯人數的百分之二十五。這數量相當一座城市,但是其中所有的居民都沒有投票權。一如霍桑所寫,倘若監獄是「文明社會裡的邪惡花朵」,那他會怎麼看待現代美國刑罰制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cesfa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