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麗絲的訪客》
出版時間︰2019.10.29
作者︰ 克麗絲汀‧曼根 Christine Mangan
定 價︰400元
她在我最脆弱時來到我身邊,
她讓想傷害我的人消失不見,
《愛麗絲的訪客》
出版時間︰2019.10.29
作者︰ 克麗絲汀‧曼根 Christine Mangan
定 價︰400元
她在我最脆弱時來到我身邊,
她讓想傷害我的人消失不見,
《 2020開運大預言&靈鼠年開運農民曆(隨書附贈【招財貴人紅包袋】X【桃花富貴開運陣】) 》
出版時間︰2019.10.29
作者︰雨揚老師
定 價︰328元
庚子鼠年,靈鼠迎春,貴人財富立刻到!
全球華人命理導師,雨揚老師2020年度運勢大預言
開五運・迎富貴・招桃花年度指南
《游牧人生:是四海為家,還是無家可歸?全球金融海嘯後的新生活形態,「以車為家」的銀髮打工客,美國地下經濟最年長的新免洗勞工》
出版時間︰2019.10.29
作者︰ 潔西卡.布魯德(Jessica Bruder)
定 價︰420元
歷經二○○八年美國金融海嘯的新興族群──
當全美國唯一免費的居住空間只剩停車場,
他們的退休生活,是開著車駛離美國夢
當嬰兒離開子宮,媽媽陰道的微生物便會轉移到嬰兒身上—─這是一項人類之所以能建立世代傳承傳播鏈的天賦。但這種天賦如今也改變了。大約分別有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的英美新生兒是剖腹產出生,而且其中有許多孕婦是刻意選擇剖腹產。瑪麗亞.葛羅莉亞-多明格茲-貝羅(Maria Gloria Dominguez-Bello)發現,如果嬰兒是剖腹產出生,他們最先接觸到的微生物便是來自母親的皮膚和醫院環境,而不是媽媽的產道。
雖然目前尚不清楚這樣的差異就長遠看來會有什麼差別,但正如島嶼上的第一批殖民者會影響最終定居的物種一樣,新生兒身上的第一批微生物也可能影響未來的微生物群落。這或許解釋了為何剖腹產嬰兒在往後的人生中更容易罹患過敏、氣喘、乳糜瀉和肥胖。「新生兒的免疫系統就像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無論它看到什麼,都會開始學習,」多明格茲-貝羅說。「若一開始就遇到壞人而不是正常的好人,他們的免疫系統可能會因此出現漏洞。這可能讓他們的一生從此不同。」
瓶餵嬰兒可能讓這些問題惡化。如我們前面所見,母乳能打造寶寶體內的生態系。它為嬰兒的腸道提供了更多微生物居民和人乳寡糖(也就是母乳中用來餵養微生物的糖,用來滋養像嬰兒比菲德氏菌等的共同適應伙伴)。這樣的本事或許可以抵銷剖腹產在一開始所造成的任何差異,但是,「若你選擇剖腹產加上瓶餵,我敢說你的寶寶會走在一條不同的軌跡上。」乳汁專家大衛.米爾斯說。
像嬰兒比菲德氏菌這種被母乳滋養的殖民者,也可能處於危險之中。大衛.米爾斯的團隊最近注意到,出生在孟加拉或甘比亞等開發中國家的嬰兒,有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九十擁有嬰兒比菲德氏菌;而在愛爾蘭、瑞典、義大利和美國等已開發國家,卻只剩百分之三十到四十。這個差異並不是改以瓶餵造成的,因為團隊的研究數據幾乎都是來自親餵的嬰兒。剖腹產也無法解釋這種差異,因為大部分的孟加拉寶寶—最有可能帶有嬰兒比菲德氏菌的新生兒—都是剖腹產出生的。雖然沒有可靠的解釋,米爾斯卻提出一個推測。他注意到嬰兒比菲德氏菌似乎會在成年時從腸道消失,這意味著這種微生物無法由母親傳給子女。在大部分的人類歷史中這並不是問題,因為女性之間會幫忙養育和照顧嬰兒。「小孩子隨時都被照顧著,孩子會與媽媽們相互傳遞嬰兒比菲德氏菌。」米爾斯說。但隨著育兒方式愈來愈獨立,傳遞的途徑也因此中斷。或許這就是微生物開始從西方人之間消失的原因,即使是親餵母乳的嬰兒也一樣。若微生物根本不存在,母乳當然無法滋養它。無論這個推測是否正確,嬰兒比菲德氏菌無疑正瀕臨滅絕。
這項研究強調了一項重要的原則:只有在廣泛研究各地人群後,我們才能瞭解已開發國家是否真的缺乏重要的微生物。目前為止,大多數與微生物群落有關的研究主要來自「奇怪」(WEIRD)國家的人們,也就是那些西方(Western)、受過教育(Educated)、工業化(industrialized)、富裕(Rich)和民主(Democratic)的國家。然而,這些國家的人口僅占全球的八分之一。如果將研究限縮在這群人身上,就像試圖瞭解城市的運作方式,卻只研究倫敦或紐約,而忽略孟買、墨西哥市、聖保羅和開羅一樣。微生物學家們意識到這個問題,因此現在有些研究也包括布吉納法索、馬拉威和孟加拉農村居民的微生物群落。而其他的科學家則與過著狩獵採集生活的人合作進行研究,包括委內瑞拉的亞諾馬米人(Yanomami)、秘魯的馬特塞斯人(Matses)、坦尚尼亞的哈扎人(Hadza)、中非共和國的巴卡人(Baka)、巴布亞新幾內亞的艾薩羅人(Asaro)和索西人(Sausi),以及喀麥隆的俾格米人(Pygmies)。這些種族仍舊維持著傳統的生活形態,以採集與狩獵維生。他們極少接觸現代醫學。他們仍舊是住在現代,且擁有現代微生物的現代人,但他們至少能告訴我們,當沒有工業化的干擾時,微生物群落會是什麼模樣。
《 天然植物營養素,啟動健康正循環,打造人體最強防護力:
5 種五色蔬食×59 種救命植化素×130 道保健食譜,三位營養專家教你提高免疫力,降低發炎、防老抗癌,改善三高、遠離失智 》
出版時間︰ 2019.10.09
作 者︰ 吳映蓉博士、翁德志博士、李芷薇博士研究生
《圖解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入門:10堂基礎課程+第一線導入實證,從資料到資訊、從人工操作到數位勞動力,智慧化新技術的原理機制、運作管理、效益法則》
出版時間︰2019.10.07
作者︰西村泰洋 Yasuhiro Nishimura
定 價︰499元
席捲日本、引領全球的智慧化技術浪潮
《惡魔的背影:五十起連環謀殺與性侵懸案、縱跨六百公里的犯案足跡、塵封三十年的謎團線索,一個調查記者的不懈追尋,帶來揭露「金州殺手」真面目的破案曙光》
出版時間︰2019.10.01
作者︰蜜雪兒‧麥納瑪拉 Michelle McNamara (197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