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是食物造成的_書封+腰W300.jpg  
  
出版時間︰2010.02.23
作 者溝口 徹 (Toru Mizoguchi)
定 價︰260元

95%的「憂鬱」源自於腦部營養不良;
小心!減肥、喜愛甜食、偏重蔬菜等飲食不當將造成憂鬱!


錯誤飲食營養不良腦部不全產生憂鬱
影響精神的腦內神經傳導物質是由營養素所製造。
營養素不足、血糖調節異常,就會導致「憂鬱」。
營養素療法可徹底解決容易讓人陷入憂鬱的飲食問題,是有效維持精神健康的飲食方法。


根據調查,為憂鬱症狀所苦的人數正在逐年增加,其中又以三十至五十幾歲的中壯年族群居多(六、七十歲的女性患者也不少)。這意味著工作環境所造成的緊張、壓力日益加重,影響的層面勢必越來越廣。因此,憂鬱已不再是一個事不關己的議題,而已經變成「明天可能就輪到我」的嚴肅問題。

尤其是今日的社會,錯誤的營養訊息氾濫成災:早晨吃香蕉、吃奇異果、晚上吃番茄等各種減肥法,甚至還有廣告暗示消費者腦部需要砂糖……因此,我們更需要正確的知識來幫助自己選擇資訊。

本書作者以營養學方式從事精神疾病治療獲得實證,建議讀者在求助醫療機構前,應重新檢視自己的飲食生活,為已經營養不良的大腦攝取所需的營養素,不但可以預防憂鬱,還能幫助患者免於藥物依賴,是人人都能實踐的安全方式。

●營養素療法可預防憂鬱、免於依賴藥物!
所謂營養素療法,就是透過改善飲食、攝取營養補充品等方式,來治療憂鬱或焦慮等病症。它的基本理論是,「心理(精神)上的問題,乃因腦內物質失衡所引起」--日常生活的壓力或是飲食不正常,都可能造成腦內物質失衡!而為了讓腦部能夠穩定地運作,絕對條件就是供給腦部必需的營養素與必需的分量。

你的精神,源自於你所吃的食物!因為與精神作用息息相關的腦內神經傳導物質是由營養素所製造出來的。營養素不足或是血糖調節異常都會導致類似「憂鬱」的症狀,本書作者藉由營養指導曾經改善了許多病患的精神症狀,詳細解說容易陷入憂鬱狀態的現代人在飲食上的問題點,以及提供有效地維持精神健康的飲食方法。

●不用服藥,不需心理諮商!改善精神憂鬱很簡單!
腦部與身體相同,需要營養素的供給穩定現狀。作者溝口澈醫師以臨床實證,對初診的憂鬱患者,首先以血液檢查找出他們的營養缺失問題,而後在第二次看診的兩個星期間給予飲食指導,都能獲得真實的改善。其主要的抗憂鬱飲食原則為—
‧均衡食用身心不可獲缺的五大營養素
‧注意血糖、鐵質、鋅與維生素B群的吸收
‧養成對腦部有益的「慢」吃飲食法
‧視個別狀況適當增加營養補充品

此外,他還鼓勵大家養成遠離憂鬱的三大生活習慣:運動、注意氣候變化、多出門。

現在,就開始調整自己的飲食與生活吧!
幫助自己恢復健康的心理(精神)狀態,度過生氣勃勃的每一天。

 

本書完整附錄「預防腦部營養不良的飲食指南」

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兼任助理教授  吳映蓉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  邱泰源 
高雄快樂心靈診所醫師  陳豐偉
肯愛社會服務協會秘書長  蘇禾
誠摯推薦

「溝口徹醫師深刻描述營養素療法的重要性,雖然目前營養素療法尚未被醫界正視,但是我們知道,身體所有的組成,都是需要靠食物所提供的營養素,不停的替換更新,包括腦內的一些神經傳導物質,都是從我們所攝取的食物代謝而成的,只要一種營養素缺乏或過多,都可能讓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而影響到情緒的表現。在此呼籲大家,正確的均衡飲食,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身、心、靈。這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
——吳映蓉



 
前往購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acesfa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