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人文科普 (50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十八個地理座標看世界史》從文明發源、民族、政治、軍事和帝國,到殖民、貿易和全球化,探討各地的發展與交流歷程,拼出世界史的全貌

臉譜2020.08 十八個地理座標看世界史_立體書封+書腰.jpg

 

     

出版時間︰2020.08.04
作者︰
艾華德.弗利 (Ewald Frie)
定 價︰650
 

德國歷史學家、杜賓根大學近代史學者艾華德.弗利(Ewald Frie)
挑戰跳脫時間與空間侷限、西方中心論的世界史重磅力作

文章標籤

facesfa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麻醉之後》

揭開醫學中最奧妙難解、無人能清醒述說的感官與認知祕密


麻醉之後_立體書封_行銷用_200.jpg

出版時間︰2020.08.06
作 者
凱特‧科爾亞當斯(Kate Cole-Adams
定 價︰450 

 

文章標籤

facesfa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訪問作者《折疊都市》--#饗庭伸】
原定三月來台訪問的《折疊都市》作者,雖因疫情無法成行,透過信件訪問,在台日城市建設或重建的腳步上,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日本面臨的挑戰與解決之道——

  
❓Q1.從書的標題和內容,可以得知饗庭伸老師(以下簡稱老師)的思考與實踐是受到人口減少的影響。先想請老師分享,世界各國的城市在面臨人口減少的挑戰,城市設計應該優先思考或處理的問題是什麼?

👉👉歷史上,曾經數度發生人口減少的情況,所以人口減少並不是悲劇性問題。重要的是自己居住的城市是否能夠「適應」人口增加或是減少的狀況。無論是哪種狀況,都須沉著以對,才是上策。
  
  
❓Q2.老師在書裡提出面對都市的四種態度,並認為都市的存在條件應該要讓這四種態度共生共存,想請問以您的觀察,是否有都市(不論在日本或世界各國)已經能讓這四種態度共生共存?在目前的城市空間中,哪一種態度的人比例最多?

👉👉大部分的城市都是混合4種態度,只是所占比率有所不同。個人希望P63圖示的C和D型人能夠占比較高。東京現在仍是A和B型人較多。

文章標籤

facesfa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十五章    自我馴化

都市鳥兒非常善於解決問題。
二十世紀初的英格蘭,
大山雀與藍山雀因為學會如何偷吃
牛奶瓶中的乳油而聞名。


一面碎裂的混凝土牆、一道斜坡,以及一片廣闊的柏油路面,外形一模一樣的銀灰色轎車在路面上緩慢環行,穿梭於交通錐之間。這樣的地方看起來沒什麼了不起,但對都市生物學家而言,日本仙台的花壇駕訓班可謂聖地。兩位生物系學生千葉實(Minoru Chiba)與武田谷和原(Yawara Takeda)、生物學家努妮琪(Iva Njunjić)和我,一行四人已經在碎牆上坐了幾個小時,希望可以觀察到這裡賴以聞名的畫面。

一九七五年,當地的小嘴烏鴉(Carrion Crow,Corvus corone)就是在這裡發現把車輛當作胡桃鉗使用的方法。小嘴烏鴉特別愛吃在仙台市大量生長的日本胡桃(Japanese Walnut,Juglans ailantifolia)。這種小巧可愛的胡桃(比一般市售的胡桃小一點,內部剖面呈現漂亮的心形)外殼過於堅硬,小嘴烏鴉無法用鳥喙啄開日本胡桃的外殼,所以長久以來,牠們都是叼著胡桃果實飛上天,讓果實從空中落下,砸在石頭上,藉此弄開堅硬的果實外殼。在仙台市各處,都可以發現停車場裡散布著大量空空如也的胡桃殼:小嘴烏鴉要不是在飛行途中鬆口讓胡桃果實落在地上,要不就是啣著胡桃果實飛上鄰近建築物的頂端,把果實扔出建築物的邊緣之外,讓它們砸在下方的柏油路面。

facesfa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h1-2.jpg

ch3-4.jpg

ch5-6.jpg

ch7-8.jpg

ch9-10.jpg

ch11-12.jpg

ch13-14.jpg

ch15-16.jpg

ch17-18.jpg

ch19-20.jpg

facesfa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達爾文進城來了》新物種誕生!都市叢林如何驅動演化?

1090702 達爾文進城來了-立體300.jpg

出版時間︰2020.07.02
作者︰曼諾‧許特惠森(Menno Schilthuizen)
作者︰陸維濃(翻譯), 林大利(審定)
定 價︰499


 

facesfa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我在一艘環繞馬達加斯加航行的船上寫著這篇文章。幾天之後,我又在好望角離岸的船上用筆記型電腦打字,最後在橫越南大西洋的時候,把寫
好的內容發送出去。說來實在是神奇,我用船上安裝的衛星定位系統來收發電子郵件,幾乎能即時收到任何回信。在我海上漂泊的這幾十年裡,世界上發生的變化早已今非昔比。想當年我第一次隨海軍出海時,與外界溝通還需要用摩斯密碼和無線電呢;當然,還有那些傳統的手寫書信,也得貼上郵票才能寄。

我人生中第一次馳騁在蔚藍大海上,是在一九五一年,當時以美國海軍學院的海軍官校見習學生身分出海。我們的夏季巡航是乘著「威斯康辛號」戰艦,穿越北大西洋抵達愛丁堡,再南下至里斯本,最後前往古巴,目的是要帶著十六英寸步槍進行射擊演習。從此我開始定期出海,曾先後指揮過兩艘戰艦。簡言之,這就是我六十七年的船員生涯。所以,當有人好奇大海對於我來說意味著什麼的時候,只有一個答案能代表一切:大海就是我願身處之地。
山繆爾•強森(Samuel Johnson)曾說:「當一個人喜歡上了海洋,他便不再適合陸地上的生活。」這句話是在一七七〇年代說的,但即使到了今日,依然有它的道理。

我對任何時代的航海人員都欽佩不已。許多航海人員的故事都無從考證─未留下任何紀錄、日誌或書信──最終湮沒於歷史中:不論是強悍驍勇的維京人,抑或那些在海上以木帆船獨霸一時的中國商人,還是早在歐洲人之前便已乘坐獨木舟橫渡數千英里的海洋抵達北美洲的玻里尼西亞探路者。許多人崇拜麥哲倫,但我更偏愛法蘭西斯•德瑞克(Francis Drake)。他雖然是環遊世界的第二人,卻從環遊世界旅行後活了下來。許多要素都能展現一段旅程的偉大;在我看來,很簡單,其中一個要素就是探險─也就是不斷將好奇心付諸行動。我們人類天生就具備「好奇」的基因,儘管極少人真的能夠身體力行。

成為一名真正的探險者,就表示你會站在人類知識的最前緣,並在拓展新知疆界的行動中,有所參與。沒有所謂糟糕的旅程,只會有有趣的旅程。不論是出海遠航還是深入幾千英尺的海面下,你對大海的所見所聞,都是對經驗與想像力的不斷擴充。真正的探險家永遠想攀登下一座更高的山峰;而來自大海的誘惑,則在於那遙遠地平線背後的世界和潛藏在深海中的奧祕。

過去,我一直會將各種船上的經歷寫成日誌和筆記。如今,我則習慣將大部分的事情記在腦海中。也許你認為這樣做太隨意。但不要忘記,航海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口述歷史。在不斷講述的過程中,事情的真相總是多少被添油加醋或偷工減料。那麼究竟誰說的才是真的?在巴西式葡萄牙語中,有一種說法叫「漁夫的故事」(história de pescador)。無論是那些差一點就抓住的巨型海洋生物,還是彷彿奇想般的水怪─打從這世上有了航海,便有水手口中那些光怪陸離的故事。時至今日,許多故事的真相依然成謎。

文章標籤

facesfa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改變他們的想法雖然困難,但並非不可能

 

說到改變想法,改變年輕人的想法比較容易些,人類的腦部到了二十五歲左右才會完全成熟,過了這個年紀就像是熔岩已經凝固,會堅決抗拒改變對於某些議題的看法。為什麼到這年紀後,人類的認知要塞會如此難以攻破?有的時候就連堆積如山的證據和瓦肯人般扎實的邏輯,都無法動搖顯然錯誤的信念。

 

人們是如何看待那些自己堅守的信念?腦部影像研究提供了新的見解,只不過這個見解令人沮喪。在對自由派人士的實驗中,研究人員讓受試者看幾條有政治意義的陳述(例如「墮胎必須合法化」),以及幾條沒有政治意義的陳述(例如「每天服用多種維生素有益健康」),受試者要回答是否同意,然後說明反對這些陳述的理由。

 

結果很有趣。面對沒有政治意義的陳述時,受試者可以毫無困難的重新評估自己的觀點,但是對於政治陳述卻寸土不讓。受試者的政治信念受到挑戰時,杏仁核的活動增強,彷彿是受到了威脅。在遭遇到其他的威脅,或政治信念受到挑戰時,情緒反應會如同騎兵來襲,侵入決策系統。除此之外,這時腦中和自我表徵(self-representation)相關的區域也會活躍,意謂腦部難以把這些信念和自我印象分離。換句話說,挑戰人們的政治立場或是政黨領袖,相當於挑戰人們的自我認同。人類的女明星腦沒有自我認同就活不下去。我們不願意面對自我認同的危機,於是選擇否定證據或是白眼以報,就像是稱職的公關祕書所擅長幹的事。

 

當我們聽到其他人同意自己的想法時,會得到由多巴胺引發的報償感覺,所以不意外,我們會去尋找支持自己信念的論點,就像是ET跟著花生醬巧克力糖。幸運的是(或是不幸),在網路上很容易就能夠發現和自己有相同信念的人,不論那些人有多古怪。人類的女明星腦看到支持自己信念的證據時,會舉杯致意,遇到反對自己信念的證據時會把杯中的飲料潑上去。這種不恰當的行為稱為確認偏差(confirmation bias)。

文章標籤

facesfa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政治爭論讓人焦慮?

 

大部分人會由政治信念來定義自己,是保守的右派或是激進的左派。我們喜歡認為自己是因為本著客觀與嚴格的思考後,才有現在的政治觀。對於當前熱門的議題,我們打從心底覺得自己的立場是正確的,完全無法瞭解反對者為什麼無法瞭解我們的想法(我們的想法當然是正確無誤的)。科學能夠說明這種困境怎麼發生的嗎?人類的生物本性有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之別嗎?

 

我們之前提過許多狀況中,某些遺傳變異會讓人容易具備某類人格特徵,政治傾向也不例外。研究指出,同卵雙胞胎之間的政治信念吻合程度,大於異卵雙胞胎,所以遺傳因子的確會影響我們的選票、汽車保險桿上的標語,以及偏好的網路新聞媒體。還有,從小就分開的同卵雙胞胎長大之後重新會面,在政治議題的看法也會相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政治學家詹姆斯.佛勒(James Fowler)甚至稱找尋政治傾向相關基因的研究領域為「基因政治學」(genopolitics)。

 

在多個實驗中,有一個基因和人們投票的關聯特別明顯。你可能已經猜到了,那就是本書之前出現過幾次的DRD4基因。你或許還記得DRD4基因所製造的蛋白質是一種多巴胺受體,這個基因的變異能夠讓人做出鋌而走險的行為,例如冒險、實驗,並且追求新奇的事物。就如同你推測的那樣,激進的自由派人士往往更容易帶有讓人冒險的DRD4 遺傳變異,保守派就少得多。基因會影響腦的結構,而接下來的內容將會提到,神經學家注意到,保守派人士和自由派人士的腦之間存在著有趣的差別。看來我們在頭一次見到競選海報之前,就已經在政治傾向上偏斜某一邊了。但是最近的一些選舉結果顯示基因不是唯一的影響因子。有些共和黨員跳過了國民基本教育,有些民主黨員不想要離開議院。

 

想要知道政治傾向是否為天生的,最好的方法之一是測驗年幼孩童的人格,然後數十年之後看看他們支持共和黨員還是民主黨員。我們運氣很好,這項實驗已經完成了。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傑克與堅妮.布洛克(Jack and Jeanne Block)對幼稚園的兒童進行人格測驗,並在二十年後找到這些人,提出政治意味濃厚的問卷。他們發現幼兒時期的某些特徵和將來的政治傾向有密切的連結:「現在比較傾向自由派的男性,在二十年前讀幼稚園的時候,老師的印象是機智靈巧、自動自發,以自己的成就為傲,充滿自信而且注重自我。比較傾向保守派的年輕男性在小的時候,幼教老師的印象是:明顯的越軌行為,覺得自己可恥而有罪惡感,很容易就覺得受到冒犯,面對不確定的狀況時會焦慮,不信賴其他人、深思熟慮、在壓力下思考僵化。

文章標籤

facesfa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5.jpg

49.jpg

52.jpg

54.jpg

59.jpg

64.jpg

71.jpg

109.jpg

117.jpg

文章標籤

facesfa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不知道的線上零工經濟》揭露人工智慧中的工人智慧,以及網路眾包人力低薪、無保障的真相,新型態的雇傭關係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
 

臉譜2020.06_你不知道的線上零工經濟_立體書(0528).jpg

 出版時間︰2020.06.06
作者︰
瑪莉.葛雷(Mary L. Gray) 、 西達爾特.蘇利(Siddharth Suri)
定 價︰320

 

瓦解中的傳統職場、崛起的網路眾包發案平台、全面自動化的逐步迫近……

資訊時代新型的勞動模式,會把我們職涯的未來帶往何方?

facesfa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祖父的鬼魂可能會嚇到你嗎?

 

你曾經感受到不明所以的恐懼嗎?在美國有十分之一的人具有恐懼症(phobia),讓人在沒有危險的狀況下感受到足以使人動彈不得的恐懼。舉例來說,有懼高症的人即使身在保護措施良好的建築高處,依然會感到恐懼。在電視影集《發展受阻》(Arrested Development)中,托拜亞斯.芬克(Tobias Funke)「從來都不裸體」,就算洗澡也會穿著短褲,他罹患的是「恐裸體症」(nudophobia),真的有這種疾病。其他的恐懼症包括「花生醬沾黏上顎恐

懼症」(arachibutyrophobia),也就是害怕花生醬沾到口腔上側的疾病;還有「恐筷子症」(consecotaleophobiaaulophobia)、「長笛恐懼症」(aulophobi),以及對付我妻子的氪星石「恐蜈蚣症」(chilopodophobia)。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資料,超過一千九百萬個美國人因為非理性的恐懼和焦慮而使得生活品質受損。這些奇怪的恐懼症從何而來?可能是由自身的經驗所造成。我年紀還很小的時候,因為一口氣塞了太多花生醬巧克力到嘴巴裡面,幾乎噎到。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算得上有花生醬沾黏上顎恐懼症,不過之後吃含有花生醬的食品時都會小心翼翼。其他無法由個人經驗解釋的害怕與恐懼症,可能來自於家庭。尼爾.蓋曼(Neil Gaiman)在《墓園裡的男孩》(The Graveyard Book)中寫道:「恐懼會傳染,你會如染病那樣染上恐懼。」事實上,恐懼不但會傳染,還會代代相傳,由下面的研究可以證明。

 

許多食物含有胺苯乙酮(acetophenone),例如杏子、蘋果和香蕉。純的胺苯乙酮聞起來像是櫻桃,小鼠喜歡胺苯乙酮的味道,但是我們可以教小鼠害怕它。

二○一三年,艾茉利大學(Emory University)的凱利.雷斯勒(Kerry Ressler)與布萊恩.迪亞斯(Brian Dias)使用電擊的方式制約小鼠,讓他們害怕櫻桃的香味。他們把胺苯乙酮蒸氣釋放到關著小鼠的籠子中,同時經由地板給與小鼠的腳底輕微電擊。三天後,即使沒有電擊,只要一點胺苯乙酮的氣味就能夠讓小鼠害怕得縮起身子。換句話說,雷斯勒和迪亞斯讓小鼠對於櫻桃有不自然的恐懼。

文章標籤

facesfa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五章 瞭解自己的情緒(節錄)

 

為什麼有的老男人脾氣暴躁?

 

許多年長男性會大喊:「滾開我的草地!」其中最有名的是由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在電影《經典老爺車》(Gran Torino)飾演的華特.科瓦斯基(Walt Kowalski),他會拿著來福槍這樣大叫。他沒有別的事情可做嗎?為什麼他們總是這樣焦躁緊張、怒氣衝天,總是怒吼著這個世界變得有多可怕?

 

我現在已到中年,愈來愈能夠同情這種刻板印象中的暴躁年老男性。這些老人家通常已經退休,老朋友正逐漸凋亡,孩子也都各自離家了,讓他們覺得世界已經不再需要自己。科技在進步,但是他們主掌心智的大腦正在衰退。更重要的是,他們完全瞭解自己已經是風中殘燭,或是可能是最後一次放〈搖籃中的貓〉(Cat’s in the Cradle)的四十五轉單曲唱片,他們會任性是理所當然的。但是為何不是每個老人家都變成《芝麻街》中愛發牢騷的奧斯卡(Oscar the Grouch)?

 

該是科學上場的時候了。研究人員稱這種現象為「躁男症候群」(irritable male syndrome),平均來說,約從七十歲後開始出現。在這個年紀,睪固酮的濃度大幅下降。之前提過,睪固酮減少和易怒、注意力不易集中、負面情緒有關,這讓眾所皆知的年長男性的暴躁脾氣有了生物化學上的解釋。有些男性的睪固酮減少速度沒有那麼快,所以可以讓他們保持愉快的心情一二十年。而腎臟疾病或是糖尿病等健康問題會使得睪固酮減少的速度加快。

文章標籤

facesfa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航海家們的寫生簿》60位航海家的海上傳奇與探索陸地之外未知世界的手繪實錄
航海家的寫生簿_立體封W300.jpg

出版時間︰2020.05.28
作者︰休.路易斯-瓊斯 (Huw Lewis-Jones)
定 價︰850



繼入選英國《衛報》年度十大旅行類好書《探險家們的寫生簿》,姐妹作好評再出擊!

文章標籤

facesfa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為什麼會這樣?》:喜歡這些,討厭那些,從生物學、腦科學與心理學解釋我們的喜好、情緒、行為與想法,重啟一趟人類的認識之旅

 

臉譜-我為什麼會-封+腰立體書影300 -修.jpg


出版時間︰ 2020.05.30
作 者 比爾.蘇利文(Bill Sullivan)
定 價︰420 

文章標籤

facesfa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塗鴉學數學》

以三角形打造城市、用骰子來理解經濟危機、玩井字遊戲學策略思考,
24堂建構邏輯思維、貫通幾何學、破解機率陷阱、弄懂統計奧妙的數學課


臉譜2020.05 塗鴉學數學_200.jpg  

出版時間︰
2020.05.02
作 者  班‧歐林(Ben Orlin )
定 價︰580 

文章標籤

facesfa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寄生蟲圖鑑:50種住在不可思議世界裡的居民(雙色增訂典藏版)

 

0414-寄生蟲圖鑑-200.jpg


出版時間︰ 2020.05.02
作 者 大谷智通 著、佐藤大介 繪、目黑寄生蟲館 監修
定 價︰420 

 

「讓怕蟲的人也愛不釋手,你絕對會想擁有的生物圖文典藏書」

文章標籤

facesfa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種擔憂就是俗語說「實現三個願望的精靈」的情形──人類無意中向AI請求達成某個目標,最終卻導致人類滅亡。然而,正如AI專家佩德羅.多明尼哥與認知心理學家史帝芬.品克(Steven Pinker,1954–)所指出,這種論點之所以荒謬,是因為它預設人類會自願將某種意念寫進AI程式中,然後在未經驗證可否正常運作之前,就給予AI控制權。雖然通用型AI可能會需要超乎預期的時間去解決困難的問題(或根本無法解決),但是最佳解方絕對是在部署演算法之前先做好有效的檢查。

除非人類有意識將「需求」或「意志」的概念寫入AI演算法中,否則即使是超智慧AI系統也會為我們工作。或者更理想的是,讓AI與我們並肩合作。

2017年,一份關於人工智慧對未來就業市場的影響報告中,顧問公司麥肯錫預測我們將迎來整體生產力的大幅成長,然而那必須是人類與機器並肩工作、共創親密合作關係的新時代。如今,包含IBM和微軟在內的公司都在尋求方法,要讓人類與AI能和諧地以高效率合作。微軟認為,AI公司應想辦法補足人類智能力有未逮之處,而非試圖複製出人類的智慧。例如,通用型AI若能扮演個人助理的角色,就可幫助我們克服忘性或易分心的傾向。比起取代人類所扮演的角色,AI倒是能讓我們卸下一些低層級的腦力任務,一如我們現在將記憶的任務外包給智慧型手機那樣。我們應該努力創造出「AI+人類」,而非「 AI取代人類」的未來。在那樣的未來,工作者會與科技相輔相成,也更加有效率。

即使是寫作這種講求創造力的事情,現在也能將初始工作交給AI系統來完成。法律文件生成器ROSS可編寫出清晰的備忘,再讓律師進一步修潤。此系統能省去律師整整四天、用在梳理上千頁判例法的時間,而人類律師也得以在每個案件中展現他們的思維力,產出更深入的論述,並寫就更理想的文字。最近,Google的數位新聞計畫(Digital News Initiative)資助名為RADAR的自動新聞寫作系統。此系統能從公開資料庫中讀取資料來尋找新聞。這一款機器人並不會取代深度報導,但以地方新聞的產量來說,新聞寫作系統的工作效率是人工報導速度所難以企及的。

這些例子說明了,關於自動化真正的故事並不是人類失去了什麼,而是從中得到了什麼:我們生活在有AI增強生產力的時代,隨著智慧型機器日趨繁複,人類與這些機器的互動也會更加複雜化,甚至會以目前無法想像的方式持續發展。若要跟上時代的腳步,關鍵是要釐清機器可以取代工作的哪些部分、人力能又在哪些方面創造價值。
 




facesfa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電腦的駭客攻擊問題在世界各國的選舉中也日趨嚴重。駭客會入侵候選人的個人資料和電子郵件,並將取得的資訊向大眾公布,意圖影響選舉結果。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期間,候選人希拉蕊的電子郵件就遭到外洩,一般多指控俄羅斯政府涉及此次的電腦入侵。該事件令人格外擔心民主是否因外國勢力的干預而脫序。

 

特別值得擔心的是,據信參與共謀網路戰的國家──如中國和俄羅斯──

都積極支持新威權主義的壯大。

 

針對使用大數據操控選民,以及入侵並公開政治候選人個人資料的調查已在進行。不過目前民主制度中的制衡機制是否足以應對這種新興威脅,仍然是未知之數。2017年法國選舉期間,選舉當局就曾告誡媒體和網際網路的使用者,凡文件來源是衝著艾曼紐.馬克宏(Emmanuel Macron) 的政治宣傳而發動的駭客攻擊,一旦對外發布就會遭起訴(因為此舉違反選舉日24小時內不得進行報導的法例)。這項警告似乎發揮了作用──最後沒有任何人公布非法取得的文件。但如果未來要繼續保持選舉的自由和公正,制度上顯然需要更多有力的對策才行。

 

民主現今面臨的最大挑戰很可能是公民普遍對政治的淡漠,以及參與意願的低落。

 

facesfa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1.jpg

61.jpg

171.jpg

231.jpg

321.jpg

331.jpg



 

facesfa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