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靠節食可以減脂嗎?
先從血糖維持出發
人體的血糖必須維持在一定的濃度,一般在空腹時,正常的血糖值為70-110mg/dl,飯後兩小時則以不超過120mg/dl為標準。血糖若太高會有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血糖若太低也很危險,會出現飢餓、發抖、冒冷汗、心跳加快、無力、頭暈、嘴唇麻等症狀。
節食時,身體到哪裡找血糖救兵?
當我們靠「節食」減重,尤其又採取一口澱粉都不吃的方式時,體內的血糖會迅速降低,身體為了維持血糖濃度讓機制正常運作,必須去尋找血糖的來源,此時,身體開始從肝臟分解出「肝醣」,並轉化為「葡萄糖」釋放到血管裡。
但是,肝臟所儲存的肝醣無法源源不絕,一段時間後仍會耗盡,血糖又開始下降了,這時若再不補充「醣分」,身體接下來會去尋找下一個血糖的來源,這時它的求救對象就是肌肉,因為肌肉可以分解出「胺基酸」,「胺基酸」脫「氨」後剩下的「碳鍊」,會跑到肝臟變身為「葡萄糖」,然後釋放到血液裡,這個步驟叫做「糖質新生作用」。儘管透過此作用可以維持血糖的濃度,但我們的肌肉開始變少了,這也是在減重過程中,我們最不樂意見到了。一旦減掉的LBM,等於就減去了脂肪燃燒器了。
節食反倒是日後復胖的元凶
事實上,節食時,脂肪一定是身體最後才會去動用的救兵,因為對身體來說,把脂肪轉化成「葡萄糖」是一件非常沒效率的工作,原因是脂肪能轉換成「葡萄糖」的原料只有甘油 (glycerol)的部分,但甘油在脂肪內占的比率很低。所以,身體一定會把這種沒效率的事擺在最後做。
這就是我一再強調,不要期待靠「節食」來減脂,因為在減掉脂肪之前,你可能已經先減掉一堆肌肉了。之後當你恢復進食時,很不幸的,先前的節食方式反倒讓你的身體囤積更多脂肪。光靠「飲食控制」,又特別不攝取澱粉的方式,你會把能幫助熱量消耗的肌肉減掉了,之後以為瘦身成功了又開始吃,結果沒有肌肉幫忙消耗掉的熱量成了堆積的脂肪,節食後的惡性循環會讓你變成典型的「泡芙人」,外表看起來瘦瘦的,其實身體裡面一堆脂肪。所以,提醒各位:減脂絕對不能只靠節食,一定要加入運動計畫。
節食時,體內的生理變化順序
順序 |
生理變化 |
對身體的影響 |
對減重的影響 |
前期 |
肝醣分解 |
身體快速脫水 |
此時造成體重減輕的假象 |
中期 |
肌肉分解 |
降低基礎代謝率 |
減掉LBM等於少了脂肪燃燒器 |
後期 |
脂肪分解 |
體重下降緩慢 |
此時會以為脂肪已下降,又開始吃,造成脂肪堆積 |
更多點餐撇步,詳見本書【減重觀念迷思篇】
減重等於減脂嗎?/體重機的數字代表一切?/我減掉的是脂肪,還是肌肉?/我胖得很健康?/光靠節食可以減脂嗎?/可以快速減重不復胖?減重時應該一路瘦下去?/肥胖是天生的?/外用燃脂法有用嗎?/針灸減肥法有用嗎?/節食可以局部瘦身嗎?/生理期減肥法?
《瘦不了的錯誤》
出版時間︰2010.07.29
作 者︰吳映蓉
定 價︰280元